元丰一皂吏,三番遭配隶。
空馀悟真篇,带些铅汞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思想倾向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及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综合理解分析,即可得到答案。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既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又考查了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准确把握题干中的信息,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赏析意见。

“元丰一皂吏”,元丰年,宋神宗赵顼在位,公元1086年至1097年之间,时为北宋中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也达到鼎盛时期。“一皂吏”指的是一名小官。

“三番遭配隶”,“配隶”,古代指罪犯被迫当兵服徭役或被罚作奴隶。

“空馀悟真篇”,悟真篇是道教内丹学著作。“悟真”即悟道之真谛的意思,这里指道士修行心得。

“带些铅汞气”,铅汞,指铅与汞两种金属。古代炼丹术士认为,铅能生水银(汞),故称“铅汞”。这里比喻人的气质、精神等。

【答案】

译文:

元丰年间,我当一个小官;三次遭到遣发去服劳役。

只留下《悟真篇》,其中带有铅汞之气(铅汞是道教修炼中的两种金属)

赏析:

此诗写一个官吏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到边远州郡,在流放期间他仍然不忘记修炼自己的心性,潜心修习《悟真篇》,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脱。

全诗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安于清贫、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首联“元丰一皂吏,三番遭配隶”表明作者此时身处逆境之中,但并不消沉。“一皂吏”是宋代对低级官吏的俗称,而“三番”则强调了他多次遭贬的经历。这里的“配隶”是指被迫服苦役,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讽刺。

颔联“空余悟真篇,带些铅汞气”描绘了他在流放期间仍然不忘修炼的情景。“悟真篇”是道教内丹学的著作,“铅汞气”则是描述其修炼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这表明了作者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没有放弃追求精神上的提升和净化。

尾联“空余悟真篇,带些铅汞气”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修炼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境界。通过对比前后心境的变化,突出了作者对于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世俗观念的超越。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坚定和自信,以及对于未来命运的坦然接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