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冷落高宗雨,满洞清凉吉甫风。
【注释】
一岩冷落高宗雨,满洞清凉吉甫风。
——首句“一岩”,指山中幽静处;次句“满洞清”形容山岩间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吉甫:唐代诗人杜甫的字)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山中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一岩冷落高宗雨,满洞清凉吉甫风。
【注释】
一岩冷落高宗雨,满洞清凉吉甫风。
——首句“一岩”,指山中幽静处;次句“满洞清”形容山岩间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吉甫:唐代诗人杜甫的字)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山中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玉皇殿前掌书仙,一染尘心谪九天。 莫怪浓香薰骨腻,霞衣曾惹御炉烟。 注释:在玉皇殿前的神仙们掌管着书写,一旦沾染上人间的红尘,就被贬到九霄云外。不要奇怪那浓郁的香气熏得人骨头都腻了,那是仙人穿着霞衣时,曾被御炉中的烟气熏染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神仙们在玉皇殿前掌书的场景,以及他们被贬下凡尘后的生活。诗中的"玉皇殿前掌书仙"、"一染尘心谪九天"等句子,形象地展现了神仙们的地位和生活状态
【注释】 连山涌泉观:在陕西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北。文与可:苏轼的朋友文同,字与可。他曾任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太守,是苏东坡的好友。 【赏析】 此诗当作于元祐六年(1091)冬或七年春。时作者任湖州太守。苏轼到杭州任通判期间,因不满当时政治黑暗,常作归隐之想。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游赏涌泉观时有感而发的。 首句写涌泉观周围的景色,以“缭绕澄江”概括地写出了涌泉观周围山峦重叠、江水回环的美丽景色
注释: 身投魑魅家何在,泽逮昆虫罪未除。 身投魑魅家何在:我被贬谪到那阴暗邪恶的魑魅之家,我的家人现在在哪里呢? 泽逮昆虫罪未除:我的罪行还未被赦免,连虫子也逃不过惩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谪后的感叹之作,通过对比自己与魑魅、虫子等物的关系,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和不满。诗中“身投魑魅家何在”一句,用“投魑魅”比喻自己被贬,用“家何在”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泽逮昆虫罪未除”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