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楫轻纶笠与衣,闲将四物挂柴扉。
江头夜雪好披去,湖上春光宜棹归。
静处无忧嫌印绶,贫中有味胜轻肥。
兴来愿借君毋吝,渺渺烟波一叶飞。
梅公书斋挂蓑笠钓纶船楫四物形于诗句余为和之
快楫轻纶笠与衣,闲将四物挂柴扉。
江头夜雪好披去,湖上春光宜棹归。
静处无忧嫌印绶,贫中有味胜轻肥。
兴来愿借君毋吝,渺渺烟波一叶飞。
注释:
- 快楫:指速度快的船。
- 轻纶:指轻便的鱼线。
- 笠与衣:指帽子和衣服。
- 柴扉:指柴门。
- 江头夜雪:指江边的夜晚下着雪。
- 湖上春光:指湖上的春天景色。
- 静处:指安静的地方。
- 印绶:指印章和绶带,古代官职的象征。
- 印绶:指印章和绶带,古代官职的象征。
- 轻肥:指轻浮、肥胖的人。
- 兴来:指兴致来了。
- 烟波:指烟波荡漾的水面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梅公书斋中挂着蓑笠、钓杆、船楫和四种物品(即“四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物品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些物品,展现了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第一句“快楫轻纶笠与衣”,诗人描绘了一艘快艇和一条轻便的鱼线,还有一顶帽子和一件衣物,这些物品都挂在柴门上。这里的“快楫”意味着船只的速度很快,“笠与衣”则暗示了这些物品的主人是一位喜欢钓鱼的人。
第二句“闲将四物挂柴扉”,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些物品的主人是如何将这些物品挂在家中的。这里的“闲将”表明了诗人对这些物品的重视,而“柴扉”则暗示了这些物品的主人是一位生活在农村的人。
第三句“江头夜雪好披去”,诗人描述了江边的夜晚下着雪的情景,并提议让这些物品主人披上这些物品。这里的“夜雪”和“披去”都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
第四句“湖上春光宜棹归”,诗人又回到了湖上的情景,并提议让这些物品主人在春天时驾驶船只回家。这里的“春光”和“棹归”都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
第五、六句“静处无忧嫌印绶,贫中有味胜轻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无忧”和“有味”都暗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感,而“印绶”和“轻肥”则分别代表了官位和财富,诗人却选择了后者。
最后一句“兴来愿借君毋吝,渺渺烟波一叶飞”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表达。这里的“兴来”和“无吝”都暗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而“烟波”和“一叶飞”则都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