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气节薄青云,不任机心只任真。
金为散多虚越橐,衣从洗净远京尘。
吟随猿鹤沧洲晚,醉赏莺花茂苑春。
仰止高贤同里闬,扫门羞未效前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陈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平生气节薄青云(注释:气节,志向和操守;青云,比喻高位)。不任机心只任真(注释:任,追求。):不做投机取巧的事,只追求真实的自我。金为散多虚越橐(注释:金,指金钱。散,分散。虚越橐,比喻空虚浮夸。):金钱被用来分散,导致空虚。衣从洗净远京尘(注释:衣从,衣服。洗,洗涤。近,接近。京,指朝廷。尘,世俗。):用清白之心洗涤世俗之尘,远离权位之争。吟随猿鹤沧洲晚(注释:沧洲,即沧浪洲。猿鹤,指隐士。吟,咏诗作歌): 随着猿鹤在沧州晚霞中高歌吟诗。醉赏莺花茂苑春(注释:莺花,指春天的景色。茂苑,指繁盛的园林。):沉醉于莺花绽放的春光之中。仰止高贤同里闬(注释:仰止,仰望。高贤,指高尚的贤人。同里闬,指同乡邻里。):仰望那些高尚的贤人,与他们同住一地。扫门羞未效前人(注释:扫门,打扫门户。羞,羞愧。效,仿效。前人,指先辈。):打扫门户却羞愧不如先辈。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棣所作,他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人生画卷。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看淡、追求内心真实的态度。其中“平生气节薄青云”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志向的高洁,又反映了他面对权贵的不屑态度。此外,诗中的“金为散多虚越橐”、“衣从洗净远京尘”、“吟随猿鹤沧洲晚”、“醉赏莺花茂苑春”等句子,都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典故,使得整首诗既有诗意又富有哲理。最后一句“仰止高贤同里闬,扫门羞未效前人”,则表达了作者对贤人的仰慕之情和对前辈的敬仰之心,体现了他的谦逊美德。总之,这首长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