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滟宿涨,曲涧来飞湍。
光涵郁蓝天,澒洞碧玉宽。
小亭尘土外,瓦影浮朱栏。
霜渚写秋色,烟林养渔竿。
佳人秋霞衣,皎皎明月冠。
欲濯且无尘,隐几得妙观。
海若眩河伯,等在蜗角端。
那知坳堂上,杯水生涛澜。
云间谢公子,五字冰雪寒。
展读胜图画,经行记林峦。
九垓未暇游,据壳谅匪安。
一到定何日,眷焉抱长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和谢绰中观澜亭》。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方塘滟宿涨,曲涧来飞湍。
光涵郁蓝天,澒洞碧玉宽。小亭尘土外,瓦影浮朱栏。
霜渚写秋色,烟林养渔竿。佳人秋霞衣,皎皎明月冠。
欲濯且无尘,隐几得妙观。海若眩河伯,等在蜗角端。
那知坳堂上,杯水生涛澜。云间谢公子,五字冰雪寒。
展读胜图画,经行记林峦。九垓未暇游,据壳谅匪安。
一到定何日,眷焉抱长叹。

注释与赏析

方塘滟宿涨

  • “方塘”指的是方形的水塘或池塘;“滟宿涨”形容水面因夜晚涨水而泛起波纹。

曲涧来飞湍

  • “曲涧”是指弯曲的溪流;“飞湍”则形容水流快速、湍急。

光涵郁蓝天,澒洞碧玉宽

  • “光涵”指光的聚集;“涵”在这里有包容之意;“洞”表示深邃广阔;“碧玉宽”比喻清澈见底的水面。

小亭尘土外,瓦影浮朱栏

  • “小亭”可能是指观景亭;“尘土外”意味着亭子位于水边的高地上,远离尘世。 “浮朱栏”形容亭子的檐头装饰着红色的栏杆。

霜渚写秋色,烟林养渔竿

  • “霜渚”指结有霜的沙洲或岩石;“烟林”指树木茂密的地方。“秋色”和“渔竿”暗示了季节和活动。

佳人秋霞衣,皎皎明月冠

  • “佳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秋霞衣”形容女子的衣裳像秋天的云霞一样绚丽多彩。 “皎皎明月冠”则形容女子头戴明亮的月亮般的头饰。

欲濯且无尘,隐几得妙观

  • “濯”意为洗澡或洗涤;“无尘”意味着洗去世俗的尘埃。 “隐几”即靠在几案上,“得妙观”指得到美妙的视野或景象。

海若眩河伯,等在蜗角端

  • “海若”即指大海;“眩河伯”形容海洋的浩瀚让人眼花缭乱。“蜗角端”指蜗牛的小角尖端,用来比喻微小之处。

那知坳堂上,杯水生涛澜

  • “坳堂”指低洼的大厅或平台;“杯水生涛澜”用来形容水虽小,但波澜壮阔。

云间谢公子,五字冰雪寒

  • “云间”可能是指天空中,“谢公子”可能是某人的名字。“五字冰雪寒”形容其文辞如冰雪般寒冷而锋利。

展读胜图画,经行记林峦

  • “展读”意为阅读并展开;“胜图画”指胜过画卷的风景。“经行记林峦”意味着走过时会记住沿途的山峦景色。

九垓未暇游,据壳谅匪安

  • “九垓”指极高的天空;“据壳”意为占据或立足;“谅匪安”意思是肯定不安全。这句话表达出诗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不安和忧虑。

一到定何日,眷焉抱长叹

  • “一到”指到达某个地方;“眷焉”意为依恋;“长叹”表达了深深的叹息和不舍。

翻译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湖泊、溪流、山峦、树林和人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通过对比和反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