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催宣召,传呼入翰林。
堂高初上玉,带重更垂金。
烦悉周公诰,丁宁葛亮心。
调元知有日,天意向君深。

解析

1. 闻道催宣召,传呼入翰林。

  • 闻道:听说、获悉。
  • 催宣召:催促着宣召某人。
  • 传呼:传递召唤。
  • 入翰林:进入翰林院,这里可能是指进入皇宫,成为皇帝的近臣。
  • 译文:《我听说朝廷已经催促着宣召您入京,您即将被召至宫廷之中,成为皇帝的近臣》。

2. 堂高初上玉,带重更垂金。

  • 堂高:指宫殿或官府之堂高大,此处指翰林院(文官部门)的地位崇高。
  • 初上玉:最初被任命或提升到高位如玉石般珍贵。
  • 带重:指所承担的职责重大。
  • 垂金:象征贵重和荣耀。
  • 译文:《我听说朝廷已经催促着宣召您入京,您即将被召至宫廷之中,成为皇帝的近臣》。

3. 烦悉周公诰,丁宁葛亮心。

  • 烦悉:麻烦且详细地解释。
  • 周公诰:周公,周朝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太师,掌管礼乐政令等重要事务,所以这里用周公来比喻贤能的辅佐者。
  • 丁宁:再三叮嘱。
  • 葛亮心: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智慧和忠诚闻名,此处用诸葛亮来表示对君主的忠诚和劝诫。
  • 译文:《我听说朝廷已经催促着宣召您入京,您即将被召至宫廷之中,成为皇帝的近臣》,并希望皇帝能够听从贤能之人的劝告。

4. 调元知有日,天意向君深。

  • 调元:调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局面使之恢复正常。
  • 知有日:知道恢复的日子。
  • 天意:上天的意愿或旨意。
  • 译文:《我知道恢复国家稳定的日子即将到来,上天的意愿和心意非常深远》。

注释

  • 闻道催宣召:听到朝廷已经催促着宣召您入京的消息。
  • 传呼入翰林:您将被召唤至宫廷之中,成为皇帝的近臣。
  • 堂高:翰林院地位崇高。
  • 初上玉:被任命或提升到高位如玉石般珍贵。
  • 带重:所承担的职责重大。
  • 垂金:象征贵重和荣耀。
  • 烦悉周公诰:请详细地向皇帝解释周公的智慧和才能。
  • 丁宁葛亮心:请向皇帝传达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忠告。
  • 调元知有日:知道恢复国家稳定的日子即将到来。
  • 天意向君深:上天的意愿和心意非常深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被朝廷宣召进宫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皇帝的深深祝福。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通过对周公、诸葛亮等人的引用,诗人表达了对贤才的尊重和对国家的忠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