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其十二·豆腐》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作品,通过描述豆腐的制作过程和其特性,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简朴生活的向往。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 种豆豆苗稀:
- 描述了种植豆苗的场景,豆苗稀疏表明种子稀少或生长环境不利。
- 反映出制作豆腐所需原材料的珍贵性,也暗示了制作过程的不易。
- 力竭心已腐:
- 表达了劳动至力尽的状态,暗示制作豆腐需要极大的体力投入。
- “心已腐”则形象地描绘了劳动者疲惫不堪、身心俱疲的状态。
- 早知淮王术:
- 引用历史典故,淮南王刘安曾尝试炼制仙药未果,此处可能暗指豆腐制作的技艺高超或神秘。
- 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技艺的敬仰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 安坐获泉布:
- 描述了通过豆腐制作的收获,即经济上的回报。
- 体现了豆腐在古代社会中的经济价值,也是对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
朱熹的《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其十二·豆腐》不仅是一首赞美豆腐制作工艺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豆腐制作过程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谐、简朴生活及劳动价值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