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连夕雨,涨此百尺浑。
怒涛响半空,气可飘昆崙。
一朝势力尽,枯苇有不能。
洋洋溟渤宽,终古无亏盈。
观溪流
西山连夕雨,涨此百尺浑。
怒涛响半空,气可飘昆崙。
一朝势力尽,枯苇有不能。
洋洋溟渤宽,终古无亏盈。
注释:
- 西山连夕雨:西山被晚霞映照,显得格外壮观。
- 涨此百尺浑:溪水暴涨,水位上升,形成了一片浑浊的水面。
- 怒涛响半空:激荡的波浪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仿佛能传到半空中。
- 气可飘昆崙:形容水势之大,可以吹动昆仑这样的高山。
- 一朝势力尽:突然之间,水势减弱或消退。
- 枯苇有不能:枯萎的芦苇也无法抵御这种力量。
- 洋洋溟渤宽: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
- 终古无亏盈:永远保持着平衡和完整,没有亏损和盈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卷,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西山晚霞、激荡的波浪、浩瀚的大海等自然元素,以及它们所引发的各种情感和思考。
首句“西山连夕雨”,以西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晚霞映照下的山水画卷,给人以宁静而壮丽的感觉。接着,“涨此百尺浑”,进一步描写了溪水的暴涨,水位上升,形成了一片浑浊的水面。这一描写既表现了水流的强劲,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然后,“怒涛响半空”一句,通过强烈的音响效果,传达了水势之猛烈,让人仿佛听到了波涛汹涌的声音。紧接着,“气可飘昆崙”一句,更是将水势之大推向高潮,仿佛能吹动高大的昆仑山,展现出自然界的强大力量。
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通过“一朝势力尽,枯苇有不能”一句,巧妙地引入了生死哲理。在这里,诗人用枯萎的芦苇无法抵抗激荡的水势,来比喻生命在强大力量面前的渺小与无力,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最后,“洋洋溟渤宽,终古无亏盈”一句,则以浩渺的大海为象征,表达了一种永恒的平衡与完整,无论时间如何流转,世界始终保持其原始的状态,没有亏损和盈满。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