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然想云壑,应不谓我欺。
会当寻旧游,重与同襟期。
诗句原文
何侯富词藻,能赋兼能诗。百篇辈李白,十稔嗤左思。
注释
- 何侯:指的是人名,即何倅。
- 词藻:指文采和言辞。
- 赋:古代一种文体,以描写物象为主,兼具抒情、议论等作用。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诗歌风格著称。
- 左思:晋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三都赋》描绘成都、洛阳、日南等地的风光。
- 开林发幽隐:形容自然景色的幽深与隐蔽。
- 肇自兴国时:从北宋时期开始。
- 龙湫神光异:形容龙湫(水潭)神奇且光芒四射。
- 龙鼻灵液滋:形容龙鼻处的泉水甜美。
- 会当寻旧游:表示将重访过去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译文
何侯富有文采和才华,能赋诗还能写诗。他的诗作百篇之多,可与李白的诗歌相媲美;在十年的时间里,他的创作足以让左思都感到羞愧。他擅长寻找并发掘山水间的奇珍异宝,这些景象如同造化一般,无法被私藏。他每至一处山水之地,都会带着锦囊随行,记录下所见所感。雁荡山拥有着神秘的美丽和丰富的鬼怪传说,它的大门总是向人们敞开。这里的山林树木繁茂,隐藏着许多未知的美景,自北宋时期便开始吸引文人骚客前来游览。高高的山峰巍峨挺拔,排列有致的山峦宛如一道道瑰丽的风景线。那里的龙湫水潭有着神奇的光泽,而龙鼻处的清泉也显得格外甘甜。我虽然渴望跟随您一同游览,但未能如愿,只能在这里遥想您的足迹,感慨时光荏苒。您这次的行程让我感受到了您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我不禁感叹,我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心中对于自然的向往却是相同的。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与您同行,重温旧游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何倅游览雁荡的经历,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体验的渴望。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此外,诗中的对比手法(例如,“千岩与万壑”与“胸中徒自知”)增加了表达的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验的反思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