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贵慎独,举世知者希。
末俗事夸耀,常患不我知。
杨子有雅尚,传家守清规。
折腰三十载,不辞州县卑。
犹虑与众异,忧谗还畏讥。
开轩揭华榜,却恐非其宜。
要当且用晦,处静藏天机。
昔贤忌独清,此语非吾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审题,即明确题目要求;分析内容,概括要点;组织答案,注意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层次分明。

“寄题杨宰清畏轩”,杨子是人名,清畏轩就是杨子所居之处。

古人贵慎独,举世知者希。古人看重慎独,天下能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很少。

末俗事夸耀,常患不我知。末世的风气喜欢夸耀,常担心自己不被了解。

杨子有雅尚,传家守清规。杨子崇尚高洁,传家遵守清静的规矩。

折腰三十载,不辞州县卑。他弯曲身子三十年,不推辞州县的小官卑微职位。

犹虑与众异,忧谗还畏讥。他担心与众不同,害怕被诽谤而受讥讽。

开轩揭华榜,却恐非其宜。打开窗户张贴华丽的招贤榜,恐怕不适合他的志向。

要当且用晦,处静藏天机。应当暂时隐居,以待时机,保持内心的机密,等待机会再施展才华。

昔贤忌独清,此语非吾欺。古代圣贤都怕自己过于清高,这并非欺骗我啊。

(2)

译文

古人重视慎独,而天下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很少;末世的风气喜欢夸耀,常担心自己不被了解;杨子崇尚高洁,传家遵守清静的规矩;他已经弯曲了身子三十年,不推辞县令的卑微职位;他担心与众不同,害怕被诽谤而受讥讽;他打开窗户张贴华丽的招贤榜,恐怕不适合他的志向;他应当暂时隐居,以待时机,保持内心的机密,等待机会再施展才华;古代圣贤都怕自己过于清高,这并非欺骗我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杨子”之口抒发了自己对仕宦生涯的态度和看法。《诗经》中有“夙夜在公”的句式,后来的文人也常用这种形式来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思想情感。“杨子”指杨敬之,当时任常州司法参军。这首诗表面上是说杨敬之的为官之道,实际上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仕途的看法。杨敬之虽然一生做官,但始终坚守节操,不愿同流合污。因此,他在官场中并不得意,甚至遭到排挤和诽谤。诗人通过赞扬杨敬之的政治品质,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结构严谨,先叙事,后抒情,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