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海棠花,谁留恋、未教飘坠。
真个好,一般标格,聘梅奴李。
怯冷拟将苏幕护,怕惊莫把金铃缀。
望铜梁、玉垒正春深,花空美。
非粉饰,肌肤细。
非涂泽,胭脂腻。
恐人间天上,少其伦尔。
西子颦收初雨后,太真浴罢微暄里。
又明朝、杨柳插清明,鹃归未。

【诗句解释】

问海棠花,谁留恋、未教飘坠。真个好,一般标格,聘梅奴李。怯冷拟将苏幕护,怕惊莫把金铃缀。望铜梁、玉垒正春深,花空美。非粉饰,肌肤细。非涂泽,胭脂腻。恐人间天上,少其伦尔。西子颦收初雨后,太真浴罢微暄里。又明朝、杨柳插清明,鹃归未。

【译文】

我询问着海棠花,是谁依恋它不让它飘落?真的非常好啊,它的品相和梅花、牡丹一样,聘请了梅奴、李妃来照料。害怕寒冷会将它裹住,担心风吹会将它惊动,所以想要用苏合香把它包裹保护,怕惊扰它不敢给它戴上金铃铛。望向铜雀台的山峦,想象玉垒的春天,那海棠花应该更加美好。

它不是被粉饰,肌肤细腻;它不是被涂泽,没有胭脂的油腻。恐怕在人间和天上,这样的花朵很少见得到。

西施在雨后收起她的眉头,杨贵妃沐浴之后微风拂过她的身体。明天又是清明节,柳树插满了柳条,杜鹃鸟归来。

【赏析】

《满江红·其二园花卉仅有海棠未谢》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此词上片咏海棠,下片咏杨妃之眉眼,借咏花以写美人,借咏美人以抒怀抱,构思巧妙,笔法高超,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借花言志,托物抒情,寓意遥深,含蓄隽永。

上片咏海棠,起首二句“问海棠花,谁留恋、未教飘坠”,点明题旨,说明所咏对象。作者面对盛开的海棠花,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如此美丽的花儿不凋零呢?“真个好”三句,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这美丽的花儿有与众不同的品格,就像梅奴、李妃那样受到人们的爱护和呵护。“怯冷”四句,写海棠花的娇嫩与脆弱。因为寒气逼人,所以人们要想方设法地加以保护。而海棠花却非常娇弱,害怕寒冷,不敢轻易开放。“望铜梁、玉垒”二句,进一步说明海棠花的美好,它像铜雀台、玉垒山上的春天,美丽动人。最后二句“非粉饰,肌肤细。非涂泽,胭脂腻”,则从海棠花的外表写起。海棠花虽然没有涂脂抹粉,也没有涂上胭脂,但它的肌理细腻如雪,色泽艳丽如霞。这两句话既表明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表明了对世俗的鄙夷之意。

下片咏杨妃之眉眼。“西子颦收初雨后”一句,点明所咏对象。作者在看到初雨过后的杨妃时,联想到西施。西施的眉毛微微皱起,像是刚收过雨的样子。“太真浴罢微熏里”两句则是对杨妃的描绘。杨妃在洗浴之后,香气四溢,使人陶醉。“又明朝、杨柳插清明”二句,写杨妃的美貌。第二天一早,柳树上挂满了柳条,而那些刚刚开放的杨柳就像杨妃的眼睛一样美丽动人。“鹃归未”二句,写杨妃的离去。杜鹃鸟还未归来,杨妃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在宋代文人中较为常见,他们常常通过咏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