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何曾是、两般时景。
人自有、悲欢离合,晦明朝暝。
日月湖边来往艇,楼台水底参差影。
又何妨、时暂狎沧波,轻鸥并。
闲顿放,朱门静。
新结裹,朱帘整。
尽百年人事,移场换境。
欲插黄花身已老,强倾绿醑心先醒。
羡游鱼、有钓不能收,钩空饼。
【注释】:
- 碧沚和制几韵:碧沚,指苏州城西南的碧水亭。和制,指依韵作诗。几韵,这里指几首诗。
- 岁岁重阳:每遇重阳节。
- 悲欢离合:指人生的喜怒哀乐及离别之苦。
- 晦明朝暝:指日夜交替。
- 日月湖边来往艇:指在日月湖边的游船上往来。
- 楼台水底参差影:指在楼台水底映出的参差影子。
- 沧波:指苍海。
- 朱门静:指富家子弟不出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 新结裹:意即新做的裹子,指衣服新换旧换。
- 朱帘整:意即新挂的窗帘。
- 欲插黄花身已老:想插戴鲜花时已年老。
- 强倾绿醑:勉强喝一口酒。绿醑:指美酒。
- 羡游鱼:羡慕自由自在的鱼儿。
- 钓不能收:指无法收回自己的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午年九月七日所作,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作品,借古讽今,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全诗可分为四部分:前四句为第一段,写重阳佳节的景色;中间八句为第二段,通过对比,表现人生的悲欢离合;后四句为第三段,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蹉跎的感伤。
第一部分(前四句),描写了重阳佳节的美景。诗中用“岁岁重阳,何曾是、两般时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这里的“两般时景”指的是不同时节的风景,但都不如重阳节的美景令人陶醉,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通过对比,表现人生的悲欢离合。前四句写日月湖边的景象,与后四句形成鲜明对比。前四句中的“日月湖边来往艇”,描绘了湖边游船往来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然而后四句中“楼台水底参差影”,则表现了楼台在水中的影子参差不齐,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这种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最后两句以“又何妨、时暂狎沧波,轻鸥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认为即使生活短暂,也可以享受其中的乐趣,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眼光。
第三部分(后四句),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蹉跎的感伤。诗中以“闲顿放,朱门静”开始,描绘了一个宁静、安详的画面。然而接下来的句子“新结裹,朱帘整”,则表现出了新衣服的整齐和整洁的生活状态。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尽百年人事,移场换境”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莫测。最后两句“欲插黄花身已老,强倾绿醑心先醒”,则是对人生无常和岁月蹉跎的最好注解。诗人通过这些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岁月蹉跎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景色的描写,通过对比人生的悲欢离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蹉跎的深刻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