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火狂难改,横戈事已非。
形模虽可怪,风味故应稀。
玉斫双螯洁,金披一壳肥。
持杯篱菊畔,又见醉忘归。

【注释】:

  1. 菊边持螯:指在菊花旁边吃蟹,用蟹螯来比喻螃蟹。螯是螃蟹的脚,形状像钳子,故称螯。
  2. 奔火狂难改:形容人的性情急躁,无法改变,这里指性格刚猛不驯,难以驯服。
  3. 横戈事已非:横戈,即横着的戈,一种兵器。事非,事情已经变了。
  4. 形模虽可怪:形模,即形态和模型,指螃蟹的形状。可怪,值得惊奇。
  5. 风味故应稀:风味,味道或风格。故,因此。应,应该。意思是说,由于它的性格刚烈,所以它的风味也就变得不那么纯正了。
  6. 玉斫双螯洁:玉斫,用玉石雕刻的斧头。双螯,螃蟹的两个大钳子。
  7. 金披一壳肥:金披,用金子涂抹的外壳。
  8. 持杯篱菊畔:篱,栅栏。菊畔,靠近菊花的地方。
  9. 又见醉忘归:醉,喝得酩酊大醉。忘归,忘了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螃蟹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螃蟹特性的理解和感慨。

首句“菊边持螯”,直接点出了诗人在菊花旁品尝螃蟹的动作。螃蟹是秋天的食物之一,而菊花则是秋天的象征,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螃蟹的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奔火狂难改,横戈事已非”,诗人感叹螃蟹的性格难以改变,即使面对生活的挫折也能保持其本色。这里的“横戈事已非”指的是诗人曾经的理想和追求已经被现实的挫折所取代,而螃蟹则仍然保持着其凶猛和独立的性格,这让人不禁想起诗人自身的经历。

第三句“形模虽可怪,风味故应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螃蟹的形象,虽然它在形态上显得有些奇怪,但这正是它的独特之处,也是它的魅力所在。然而,由于其性格的刚烈,它的风味也变得不那么纯正了,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不愿意随波逐流,而是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最后两句“玉斫双螯洁,金披一壳肥”,诗人赞美了螃蟹的外表。玉斫双螯洁,意味着螃蟹的两只大钳子是用玉石雕刻而成的,看起来非常干净利落。金披一壳肥,则是指螃蟹的外皮涂了一层金色,看起来非常华丽。这两句既表现了螃蟹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最后两句“持杯篱菊畔,又见醉忘归”,则表达了诗人饮酒时的情景。他在菊花旁举起酒杯,与朋友们一同畅饮。然而,当酒喝得酩酊大醉时,他却忘记了回家的路。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