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策炉熏了日闲,雨馀庭砌绿回环。
一春又是寻常过,两鬓谁知容易斑。
轻薄杨花芳草岸,凄凉杜宇夕阳山。
不嫌贫有双飞燕,依旧衔泥自往还。

【注释】

书策:指笔,书卷。炉熏了:烧香时熏了的香。日闲:日光斜照。雨馀:雨后。庭砌:院落里的台阶。绿回环:绿色的栏杆、台阶。两鬓:两鬓头发,指年岁已高。轻薄:轻浮,不庄重。杨花:柳絮。芳草岸:岸边花草繁茂之地。杜宇:即杜鹃。夕阳山:傍晚时分的山景。双飞燕:指燕子成对地飞翔。

【译文】

读书写字,焚香沐浴,阳光斜照下悠闲自在。雨水过后院落中的台阶又变绿了。一春的时光又是那么平常地度过,谁知岁月不饶人啊!轻盈的杨花和芳草覆盖着河岸,凄凉的杜鹃鸟在夕阳中哀啼。我不嫌贫爱富,有成对的燕子自由翱翔,依然衔泥飞来飞去。

【赏析】

《晚春》是一首七绝诗,作于作者隐居乡间之时。全诗写景明丽,情调闲雅,语言清新,风格隽永。

起句写“晚春”之景,意谓读书写作,焚香沐浴,阳光斜照之下,诗人悠然自得,十分清闲。“雨馀”,点出时间;“庭砌”,点出地点。“绿回环”,形容台阶上青草如茵,环绕如带,绿得发亮。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诗人在庭院内读书写作、静心养性的宁静画面。

接下来两句转入抒怀。“两鬓”,用晋人陶潜的典故,言自己年老,鬓发斑白。“知”,了解。“易斑”,容易变白,语出《论语·阳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感慨。

后四句写晚春景色及物候变化,抒发了诗人的感伤之情。《诗经•小雅•采薇》云:“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诗人以“杨柳”“雨雪”为题,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象。“杨花”、“芳草”,都是晚春常见的景物。“轻薄”,轻飘而浮躁;“凄凉”,凄清而悲凉;“杜宇”,即杜鹃鸟。诗人通过“杨花”、“芳草”、“杜宇”等意象,表现了晚春时节萧瑟的意境。“双飞燕”,指燕子成对地飞翔。“依旧”,仍旧。这四句写晚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然而诗人却感到孤独、寂寥。

这首诗写景明丽,情调闲雅,语言清新,风格隽永。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孤独、寂寞生活的无奈心情。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