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菊含佳色,苔痕上老筇。
了山已埋玉,卢老自鸣钟。
但饮东溪水,休看双剑峰。
斜阳空翠合,犹听隔溪舂。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根据诗的内容和风格,可以推断这可能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

诗句释义:

  1. 稚菊含佳色,苔痕上老筇。
  • 稚菊:指的是刚开不久的菊花,带有生机与活力。
  • 佳色:形容菊花的颜色鲜艳、美丽。
  • 苔痕:指的是苔藓生长在石头或树干上的痕迹。
  • 老筇:指的是竹子做的拐杖,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年龄或身份。

译文:初开的菊花散发着美丽的色彩,而青翠的苔藓则覆盖了竹杖。

  1. 了山已埋玉,卢老自鸣钟。
  • 了山:指的是一座山峰的名称,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名。
  • 玉:在古代,玉石常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洁。
  • 卢老:指的是唐代诗人卢纶(739-789),字子安,号玉川子。他以诗歌创作著称,有“诗家天子”之称。
  • 自鸣钟:指的就是卢纶本人。他的诗才华横溢,被后人称为“玉川先生”。

译文:已经消失的山峰如同埋在地下的玉石一般,卢子安先生就像自鸣钟一样地吟诵着他的诗歌。

  1. 但饮东溪水,休看双剑峰。
  • 东溪水:指的是位于浙江绍兴的东溪,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 双剑峰:指的是位于浙江绍兴的双剑峰,也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译文:只喝这东溪的水,不要去看那两座剑似的山峰。

  1. 斜阳空翠合,犹听隔溪舂。
  • 斜阳: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
  • 空翠合:形容景色空灵、静谧。
  • 犹听隔溪舂:指仍然听见远处传来的舂米声。这里的“舂”指的是一种用石臼捣米的工作,也用来形象地表达声音的传播。

译文:落日余晖映照着空寂的山林,耳边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舂米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之中寻找诗意的场景。首句通过“稚菊含佳色”展现了自然之美,而“苔痕上老筇”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颔联“了山已埋玉,卢老自鸣钟”则是对卢纶先生的赞美之情。颈联“但饮东溪水,休看双剑峰”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尾联“斜阳空翠合,犹听隔溪舂”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既表达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