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儒冠误此身,涂穷何假问通津。
门前罗雀正吾事,墙角负暄非世人。
自喜小槽长有酒,独惊华发不便春。
知君泽畔成新筑,拟荷锄犁去卜邻。

惭愧儒冠误此身,涂穷何假问通津。

门前罗雀正吾事,墙角负暄非世人。

自喜小槽长有酒,独惊华发不便春。

知君泽畔成新筑,拟荷锄犁去卜邻。

【注释】:

  1. 惭愧:感到惭愧。2. 儒冠:儒者之冠,即读书人戴的帽子。3. 涂穷:仕途不通达,比喻没有出路。4. 通津:交通要道。5. 罗雀:指屋檐下麻雀等小鸟栖息。6. 负暄:指冬日晒太阳。7. 小槽:酒壶。8. 自惊:自己感到惊讶。9. 泽畔:泽水边。10. 新筑:新房。11. 拟:打算。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名作,共四首。《暮冬书怀赠次膺四首》是其组诗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自我安慰的心情。
    “惭愧儒冠误此身”,诗人感叹自己为追求名利所误,愧对儒者的称号。这里的“儒冠”指的是儒者的帽子,象征着读书人的尊严和荣誉。而诗人却因为追求功名利禄而误了自己的人生,这种自责与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涂穷何假问通津”,诗人表示在仕途上遭遇困难时,不必过分忧虑或寻求他人的帮助。这里的“涂穷”指的是仕途上的困境,而“通津”则是通往成功的道路。诗人以“涂穷”喻自己的困境,用“何假问通津”来表达自己对于前途的看法和态度,认为即使身处困境也无需过分焦虑,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成功的路。
    接下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积极乐观的心态。“门前罗雀正吾事,墙角负暄非世人”,诗人看到门前的小鸟在自由地飞翔,而自己则安坐在墙角落晒太阳,这种对比使他感到生活虽然平凡但也很自在。这里,诗人以鸟儿的自由和自己的安逸来反衬人生的无奈和艰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内心的平和。
    第三句“自喜小槽长有酒,独惊华发不便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的自我安慰和感慨。他为自己拥有一坛好酒而感到自喜,而对于那些已经年迈、头发花白的老人来说,春天的到来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无奈。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担忧和不安,又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无常和衰老的无奈感。
    最后一句“知君泽畔成新筑,拟荷锄犁去卜邻”,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他知道朋友在泽畔修建新房,并准备在这里定居下来,于是他便打算带着锄头去为这位朋友的新居选址。这里的“泽畔”是指河边的地带,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机遇,而“新筑”则意味着朋友将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个人处境和社会现实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