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涤骄阳势已回,遍流和气入根荄。
檐间点急侵灯落,枕底声高带雁来。
永夜故留人不寐,轻寒未放菊全开。
明年麦价应如土,安用登高把酒杯。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荡涤骄阳势已回,遍流和气入根荄。
- “荡涤骄阳”:清除掉炽热的太阳。
- “势已回”:形势已经回转,指天气转凉。
- “遍流”:普遍流动。
- “和气”:和谐的气氛。
- “入根荄”:深入到植物的根部。这里比喻天气的变化影响了大地。
- 檐间点急侵灯落,枕底声高带雁来。
- “檐间点急”:形容雨点落下的速度很快。
- “侵灯落”:雨水打湿了灯光,形象描绘了夜晚的雨水。
- “枕底声高”:雨声很大,仿佛从枕头里传来。
- “带雁来”:好像大雁也被雨水的声音吸引而来。
- 永夜故留人不寐,轻寒未放菊全开。
- “永夜”:漫长的夜晚。
- “故留人不寐”:故意留下让人不能入睡。
- 这里的“故留”可能是指天气的反复无常,让人难以预测。
- “轻寒”:稍微有些寒冷。
- “未放菊全开”:菊花没有完全开放,暗示天气尚未完全转暖。
- 明年麦价应如土,安用登高把酒杯。
- “明年麦价”:预计明年的麦子会很贵。
- “应如土”:可能是指麦子的价格会很高,就像泥土一样珍贵。
- “安用”:哪里需要?这里反问,表达一种否定的意思,即不需要去欣赏秋天的美,因为明年可能就没有好收成了。
- “把酒杯”:举起酒杯,象征饮酒消愁。但在这里,由于对未来的担忧,人们可能不再愿意饮酒庆祝。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气候的忧虑以及对来年收成的不确定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