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后复就枕,梦中还在家。
老身知自妄,病厌事如麻。
渐觉同刍狗,终当悟宝车。
何妨蓦直去,细啜赵州茶。
【注释】
宿汤泉示真师二首其二:宿,住宿;汤泉,温泉;真师,指真应禅师。这首诗是真应禅师给赵州从谂的偈子。赵州从谂(903-983),俗姓侯,一说为赵姓,名从谂,字和尚,曹州冤句人,即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东北。他初住黄蘖山,后移至赵州大安山,故称赵州和尚。
粥:用米、豆、麦、粟等煮成的半固体食品。
老身:指自己,自称。
病厌:讨厌生病。
刍狗:祭祀用的草扎成狗形的东西。
宝车:指佛教所说的“涅槃”境界。
何妨:有何妨忌之意。直去:径直走去,形容非常爽快的样子。
啜:小口慢慢地喝。
赵州茶:宋代赵佶《大观茶论》中提到的“碾罗造末,以汤沃焉”,即泡茶时用沸水冲茶末。
【赏析】
此诗为赵州和尚在汤泉寺示徒之二偈之一。
一偈云:“佛性无多说,何劳出经藏?莫将心地学,争似在家安详。”意思是说佛性不是可以言说的,所以不需要去研究那些经书和典籍,也不要用世俗的观念去理解它,而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它。这两句话是对修行者的指导,告诉人们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而是要用心地去感受。
二偈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赵州和尚的思想观点。他说:“粥后复就枕,梦中还在家。老身知自妄,病厌事如麻。渐觉同刍狗,终当悟宝车。何妨蓦直去,细啜赵州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睡醒之后,人们常常会陷入到梦境之中,而在这个梦境中,人们又回到了家中的感觉。然而,这种回归并不是真正的回归,只是一种幻觉而已。因此,赵州和尚认为人们需要不断地去追求真理,而不是被幻觉所迷惑。
这首诗通过描绘梦境中的家和真实世界中的家庭关系,表达了赵州和尚对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家庭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港湾,也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地方。同时,他也强调了人们应该珍惜这个港湾,不要让它被虚假的情感所破坏。
这首诗还蕴含着一些禅宗的意味。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这首诗则通过描绘梦境中的家,引导人们去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去追寻真实的自我。这种直指人心的方式与禅宗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
这首诗通过对梦境中的家的描述,表达了赵州和尚对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看法,同时也蕴含着禅宗的一些思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