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留我宿,虚堂照一灯。
如逢永平梦,仍对竹兰僧。
仿佛三无愠,间关百不能。
平明失檐溜,欢喜话金陵。
诗句释义
1 朱希仲设榻温密与真:朱希仲为我设榻,让我在温暖舒适的环境里休息。这里的“设榻”指安排床铺,而“温密”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周到。
- 师榻相对明日雨止送过金陵:我们两个坐在同一张榻上相依为命,等待明天雨水停歇后继续南下前往金陵(今南京)。这反映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对同伴的珍视。
- 居士留我宿,虚堂照一灯:我被一位居士留下过夜,在他空无一人的书房中只有一盏明亮的灯笼。这里描绘了深夜中的孤独和寂静。
- 如逢永平梦,仍对竹兰僧:就像我在梦中遇到了永平一样,我还在面对着竹子和兰花的僧人。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某位僧人的敬仰之情或内心的某种寄托。
- 仿佛三无愠,间关百不能:似乎连那三个没有生气、毫无生气的人也没有发怒,那些难以应对的情况也接连而来。这里的“间关”可能指的是连续不断的困难或阻碍。
- 平明失檐溜,欢喜话金陵:清晨时失去了屋檐下滴水的声音,我们高兴地聊起了金陵(今江苏南京)的话题。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愉快的早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译文
- 朱希仲热情招待我住下来,他布置了一个温馨的环境让我休息,他的家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人感到舒适和安心。
- 我们两个坐在同一张榻上,相互依偎着等待明天的雨水停止,然后一起踏上南下金陵的旅程。
- 我在一个居士家中过夜,在他空荡荡的房间中,只有一盏亮着的灯笼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 就像我在梦中遇到了永平一样,我仍在面对着竹子和兰花的僧人,这可能象征着我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或是对某种精神象征的认同。
- 似乎连那三个没有生气、毫无生气的人也没有发怒,那些难以应对的情况也接连而来,这里的“间关”可能暗示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或挑战。
- 清晨时失去了屋檐下滴水的声音,我们高兴地聊起了金陵的话题,这可能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或是一种期待已久的重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友情和旅途的抒情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旅途中的亲密关系和相互支持的情景。首句通过主人的热情好客来铺垫整个故事的背景;第二句则展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依赖;第四句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最后两句则是对这种艰难境遇中的一种乐观态度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坚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旅途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