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吾其老矣何时归?
悟凫鹤之长短,鉴断续之哀悲。
怅野马之过隙,虽绝足而宁追。
予行年五十有五,盖知五十四年之非。
须前因以命驾,岂大寒而方衣。
兹物理之必至,又何资于发微?
吾家不远,可跂可奔。
解我簪绂,即吾蓬门。
里闬虽异,室庐具存。
称所有以取给,尚奚择于瓶樽。
课童仆以供役,玩幼稚而开颜。
将有限以加节,异无适而不安。
从宾客之款户,任风雨之当关。
足可及而必到,目可尽而必观。
非梁燕与庭鹊,孰朝往而暮还?
寄终日以冗冗,绝妄心之桓桓!
归去来兮,聊随缘以遨游。
何吾乡之必归,姑稍足而无求。
等天地于逆旅,曷此乐而彼忧!
有客过门而问予,何不返乎先畴?
羊肠纵辔,夜壑移舟。
空断梗之因风,昧死狐之首丘。
但俯仰以托物,徒上下以通流!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之作,与他的友人归去来一同追和。
我们来看看诗的原文:
归去来兮,吾其老矣何时归?
悟凫鹤之长短,鉴断续之哀悲。
怅野马之过隙,虽绝足而宁追。
予行年五十有五,盖知五十四年之非。
须前因以命驾,岂大寒而方衣。
兹物理之必至,又何资于发微?
吾家不远,可跂可奔。
解我簪绂,即吾蓬门。
里闬虽异,室庐具存。
称所有以取给,尚奚择于瓶樽。
课童仆以供役,玩幼稚而开颜。
将有限以加节,异无适而不安。
从宾客之款户,任风雨之当关。
足可及而必到,目可尽而必观。
非梁燕与庭鹊,孰朝往而暮还?
寄终日以冗冗,绝妄心之桓桓!
归去来兮,聊随缘以遨游。
何吾乡之必归,姑稍足而无求。
等天地于逆旅,曷此乐而彼忧!
有客过门而问予,何不返乎先畴?
羊肠纵辔,夜壑移舟。
空断梗之因风,昧死狐之首丘。
但俯仰以托物,徒上下以通流!
注释与赏析:
- 归去来兮,吾其老矣何时归? - 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担忧和对归家的渴望。
- 悟凫鹤之长短,鉴断续之哀悲。 - 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 怅野马之过隙,虽绝足而宁追。 - 描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即使不能回到过去,也要追寻那些美好的回忆。
- 子行年五十有五,盖知五十四年之非。 - 对自己年龄的增长感到无奈和悲哀。
- 须前因以命驾,岂大寒而方衣。 - 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 兹物理之必至,又何资于发微? - 认为事物的存在是必然的,不必过于深究其原因。
- 吾家不远,可跂可奔。 - 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回家的渴望。
- 解我簪绂,即吾蓬门。 - 描述了自己愿意放下功名利禄,回归简朴的生活状态。
- 里闬虽异,室庐具存。 - 尽管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内心的平和和宁静仍然存在。
- 将有限以加节,异无适而不安。 - 认识到生活的有限性,要珍惜每一个瞬间,不要被外界因素所干扰。
- 从宾客之款户,任风雨之当关。 - 形容自己乐于接受生活的挑战和变化,不畏惧困难和挫折。
- 但俯仰以托物,徒上下以通流! - 描述自己的心态平和,能够顺应自然和环境的变化,追求心灵的自由。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态度,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