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不作,世绝麒麟。
是可欺邪,岂无后人。
谁其似之,维烈武孙。
武则似矣,而济以文。
气已万里,方尔就秣。
风云其时,会如兔脱。
俨然是则,现居士身。
幅巾白拂,无一点尘。
以无尘故,始终一如。
显忠数功,固非两途。
【注释】
王良作,即王良相,指贤相。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比喻贤人。
是可欺邪,语出《论语·述而》,“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自己不是天生聪明,而是努力求知的。
谁其似之,维烈武孙:谁可以比拟他(王良)啊,只有武烈公王弘范(王弘范曾为元朝开国功臣)。
武则似矣,而济以文:武烈公虽然像王良,但他能文采风流。
气已万里,方尔就秣:气势已经远达万里之外,才来喂马。
风云其时,会如兔脱:风云际会之时,就像兔子逃脱一样。
俨然是则,现居士身:俨然如同王弘范那样的人,现在就是居士(隐士)的身姿。
幅巾白拂,无一点尘:幅巾(束发用的头巾)白拂(白色拂尘),没有一点儿尘埃。
以无尘故,始终一如:因为无尘垢,所以始终如一。
显忠数功:显示了忠诚和功绩。
固非两途:当然是两种不同的途径。
【赏析】
此诗题下注:“赠武烈公弘范。”王弘范是南宋末年元军大将,在江南一带建立过政权,后投降元朝。这首诗是诗人对武烈公王弘范的颂扬,也是对其人生经历的评价。
首联点出王弘范与历史上的贤人王良相比,王良作,不遇世用,世绝麒麟;而王弘范却有后来者,犹武烈公王弘范也。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王弘范虽被世人所轻视,但终将有后来者继承他的事业。
颔联指出王弘范虽然像王良一样,但是能够文采风流。这里既肯定了他的才能,又表达了对他文才的赞美。
颈联借用风云际会、兔脱等意象,描绘出王弘范的豪壮气概。这里的“风云”象征着机遇与挑战,“兔脱”则寓意着迅速逃脱困境。这一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王弘范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韧意志和卓越才华。
尾联则通过对“幅巾”、“白拂”、“无尘”、“始终一如”等词语的描述,赞扬了王弘范的高尚品格。这些词汇不仅揭示了王弘范的生活态度,更彰显了他淡薄名利、追求简朴的人生理念。最后一句“显忠数功,固非两途”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王弘范的敬仰之情。他认为王弘范既有忠心于国家,又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这种双重价值使他成为值得尊敬和效仿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王弘范的赞誉,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在逆境中崛起、勇往直前的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王弘范生活态度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追求简朴、注重内在修养的人生哲理。这种哲理不仅是对王弘范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广大读者的启示,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