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燕颔,将军之相。
雪桧霜松,山僧之容。
以是而见,胡来汉现。
捩转面目,瞻之不足。
盛哉七百聚徒,何殊在网之鱼。
若也向此提撕,却成土上加泥。

注释:

  • 虎头燕颔,将军之相。

  • “虎头燕颔”形容人的相貌威猛、勇猛,如虎之头、燕之颔,是古代对将领的赞美之词。“将军之相”即指这样的相貌。

  • 雪桧霜松,山僧之容。

  • “雪桧霜松”形容山中的树木在冰雪中生长,坚韧不拔。这里用来比喻山僧的容貌清瘦而坚韧,像雪中的松树和霜中的桧木一样。

  • 以是而见,胡来汉现。

  • “以是而见”即通过上述描述,可以见到山僧的真实面貌。这里的“胡来”与“汉朝”相对应,意指胡地来的和尚(即出家人),在这里却显露出汉族人的外貌。

  • 捩转面目,瞻之不足。

  • “捩转面目”是指改变原来的面貌,这里指的是山僧改变了他们的外表形象,变得不像出家的人。

  • 盛哉七百聚徒,何殊在网之鱼。

  • “七百聚徒”指的是山僧聚集了七百人,数量众多。“在网之鱼”则比喻这些人就像是被捕捉的鱼一般,无法逃脱,也暗示了他们的命运如同落入网中的鱼儿,无法自由。

  • 若也向此提撕,却成土上加泥。

  • “提撕”是佛教术语,意为启发、引导。“土上加泥”则是说如果只是用言语去引导或启发他们,反而像是给泥土上撒上泥巴一样,让他们更加陷入困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僧的外貌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徒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诗中“虎头燕颔,将军之相”是对山僧外貌的形象描写,而“雪桧霜松,山僧之容”则是对他们性格的比喻。接着,诗人指出山僧虽然外表与常人不同,但本质上仍然是人,有着与普通人相同的欲望和情感。最后,诗人批评那些试图用言语来引导这些佛门弟子的行为,认为这样做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迷茫和困扰。全诗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