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仿王郎子,庭前种修竹。
清阴生晓云,远意近幽谷。
岁久太昏翳,客来为湔沐。
掠地芟蒙茸,挥空除朴樕。
碧筱恶微琐,孤根赏幽独。
惟防高节伤,不厌冗材秃。
露枝借蝉附,风干贻凤宿。
筠消蝼蚁惊,影浅虻蚋哭。
减裁终瘦骨,潇洒自空腹。
初劳拣择手,终入穷淡目。
月浪细摇金,秋声寒戛玉。
差肩存挺直,乱眼憎拳曲。
洞然大夫心,卓尔高士躅。
春风雨零红,林木霜换绿。
长久此君操,正可起颓俗。
山阴牛羊侵,渭滨斤斧辱。
持君易金钱,伐尽犹不足。
是中主人贤,不作薪稿束。
【注释】
洗竹:种竹子。
十八韵:即《洗竹十八韵》。
王郎子:王献之(字子敬)。
太昏翳:太昏暗污秽。
客来为湔沐:客人来了,我来为他洗尘沐浴。
掠地芟蒙茸:割除地面的草和树苗。
清阴:阴凉。
孤根:指竹子孤独生长。
高节伤:高尚的品格受到伤害。
冗材秃:粗劣的材料。
露枝借蝉附:露水打湿的树枝上,有蝉在上面栖息。
风干贻凤宿:《庄子·逍遥游》中说:“风干后留下的东西可以喂凤凰。”
筠消:竹皮脱落。
蝼蚁惊:蝼蛄蚂蚁被惊动了。
虻蚋哭:蚊子被惊醒了。
减裁终瘦骨:减去枝叶,竹子最终只剩下瘦骨嶙峋的枝条。
潇洒自空腹:潇洒地空出中间部分而成为空壳。
月浪细摇金:月光下轻轻摇曳着像撒在水面上的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秋声寒戛玉:秋风吹过发出冷冰冰的声响,仿佛敲着玉石。
差肩存挺直:虽然参差不齐但还保持挺拔。
乱眼憎拳曲:杂乱无章的形态让人憎恶。
洞然大夫心:形容胸怀坦荡如大夫之心。
卓尔高士躅:高超的人品举止。
春风雨零红:春风拂过,花木凋零。
林木霜换绿:草木被霜冻染上了绿色。
长久此君操:长久以来,你坚持这样的操守。
山阴牛羊侵:山阴县牛羊践踏庄稼。
渭滨斤斧辱:渭河岸边砍伐树木被斧头砍伤。
是中主人贤:这里的人很贤明。
不作薪稿束:不把竹子作为柴火使用。
【赏析】
《洗竹十八韵》,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此诗描写了竹林之美。诗中以洗竹十八韵为题,意在赞美竹子的高洁、坚韧,并以此比喻自己的品行。全诗通过描绘竹林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己品格的期许。
首联“谁仿王郎子,庭前种修竹”,诗人以王献之自比,表示自己像王献之一样,在庭前种植了一片修竹。这两句诗既点明了诗的主题,也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颔联“清阴生晓云,远意近幽谷”。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林的高大形象与天空、山谷相联系,使得竹林更加显得高大、壮观。同时,也表现出了竹林的深远意义。
颈联“岁久太昏翳,客来为湔沐”。这里,诗人用“太昏翳”来形容竹子因为年久而变得暗淡无光,而“客来为湔沐”则表示客人的到来能够为这些竹子带来生机。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客人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期待与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美景。从“掠地芟蒙茸”,到“挥空除朴樕”,再到“露枝借蝉附,风干贻凤宿”。这些诗句都生动地展现了竹林的美丽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竹子的魅力。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则转向了对竹林内涵的思考。从“惟防高节伤,不厌冗材秃”,到“减裁终瘦骨,潇洒自空腹”,再到“春风雨零红,林木霜换绿”,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自我品格的追求。特别是尾联中的“持君易金钱,伐尽犹不足”,更是将竹子的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其成为了一种象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品格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