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处非一途。
主父直须食五鼎,渊明元祇爱吾庐。
佚居自大同蛙井,巧进贪前乃盗窬。
顾我蹉跎未忘学,肯将身世较盈虚。
【注释】
遣兴:即兴之作。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处非一途: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作比喻,表达自己的感慨。主父直须食五鼎,渊明元只爱吾庐:主父偃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因事秦被免官,游于诸侯之间;陶渊明隐居田园,自给自足。诗人用此来比喻自己与他们的不同。佚居:闲居。大同:指太平盛世。蛙井:比喻平庸。盗窬:喻盗贼。顾我蹉跎未忘学,肯将身世较盈虚?顾我:我回头看,蹉跎:耽误、耽搁。盈虚:这里指世事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看法。
首联“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处非一途”,意思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志向和目标,有的人要出去建功立业,有的人则要安守家园。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认识,也表现了他不甘沉沦、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
颔联“主父直须食五鼎,渊明元只爱吾庐”,则是诗人对前人的一种比较。他认为主父偃(即主父政)虽然有远大的抱负和才华,但最终却只能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而陶渊明则宁愿隐居田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愿随波逐流。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颈联“佚居自大同蛙井,巧进贪前乃盗窬”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他认为闲居生活虽然平淡无奇,但却可以让人远离纷争和是非;而那些善于钻营、投机取巧的人却往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品质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尾联“顾我蹉跎未忘学,肯将身世较盈虚”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的总结。他认为尽管自己曾经蹉跎岁月,但依然不忘学习;并且不会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外界因素上,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与自信,也反映了他的坚定与执着。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较和自身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他既不甘沉沦、渴望建功立业,又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既关注现实问题、对社会风气表示不满,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这种独特的人生观念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