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名德冠銮坡,暂解尘缨逸兴多。
敢谓交游同阮谢,不妨诗句敌阴何。
耳根到处闻犍斗,心地闲来契羯磨。
此去苕溪三百里,扁舟终拟泛烟波。

这首诗是写给张彦章内翰的。

寄彦章内翰
翰林名德冠銮坡,暂解尘缨逸兴多。
敢谓交游同阮谢,不妨诗句敌阴何。
耳根到处闻犍斗,心地闲来契羯磨。
此去苕溪三百里,扁舟终拟泛烟波。

注释:

  1. 翰林:皇帝的秘书,这里特指翰林学士。
  2. 名德:名声和道德。
  3. 冠:超过或领先。
  4. 暂:暂时、短暂。
  5. 尘缨:世俗的官帽,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6. 逸兴:超然脱俗的兴趣或兴致。
  7. 阮:阮籍,晋朝文学家,以放荡不羁著称。
  8. 谢:谢灵运,南朝诗人,以山水诗名世。
  9. 阴何: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有《阴何集》。
  10. 犍斗:梵语“犍陀”,意为辩论或争吵。
  11. 羯磨:梵语“羯磨”,意为修行或修炼。
  12. 苕溪:今称苕水,流经浙江湖州,是长江支流之一。
  13. 扁舟:小船,泛指旅行用的船。
  14. 烟波:指水面上轻烟缭绕的水波,常用来形容水面上的景色。

译文:

翰林学士在翰林院享有崇高的声誉和高尚的道德,虽然暂时离开尘世的生活,但我仍然保持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兴趣。我自认为我的交友圈子和阮籍(晋代文学家)、谢灵运(南朝诗人)相当,我们的友谊可以和阴何(唐代诗人)相提并论。
我常听到各种辩论或争吵的声音,这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我的内心平静时,我会进行冥想或修行来寻找内心的平静。
我即将前往苕溪,那里有三百里的距离,我希望在船上欣赏那里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代文人的交往以及自己的内心修养,展现了他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和对自然、友情的追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即将开始的旅行的期待和兴奋。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