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壁鸣莎鸡,凉月照虚堂。
南邻机杼声,烨烨灯火光。
遥闻谁家砧,已趣公子裳。
佳人在何许,叶落山中霜。

败壁鸣莎鸡,凉月照虚堂。

南邻机杼声,烨烨灯火光。

遥闻谁家砧,已趣公子裳。

佳人在何许,叶落山中霜。

注释

  1. 败壁鸣莎鸡:在破败的墙壁上,蟋蟀在夜间鸣叫。
  2. 凉月照虚堂:明亮的月光照射在空荡荡的厅堂内。
  3. 南邻机杼声:隔壁传来织布机的响声。
  4. 烨烨灯火光:房间内点亮的灯火发出温暖的光芒。
  5. 遥闻谁家砧:远远地听到谁家传来的捣衣声。
  6. 已趣公子裳:已经快到更换新衣的季节了。
  7. 佳人在何许:佳人在哪里?
  8. 叶落山中霜:树叶已经落尽,山上覆盖着一层白霜。

赏析

孟郊在《秋怀五首·其三》中所描绘的画面是典型的秋天景象和孤独的情感交织。诗中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友人远去的感慨和无奈。

“败壁鸣莎鸡,凉月照虚堂”这两句通过描述蟋蟀的叫声和明亮的月光映照着空荡的屋子,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诗人用“败壁”和“虚堂”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暗示了自己的孤独与落魄。而蟋蟀的叫声则增添了夜晚的寂静感,使得这种孤独感更加强烈。

“南邻机杼声,烨烨灯火光”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外界生活场景的描述。机杼声和灯火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机杼声代表着劳作的生活,而灯火光则代表着温暖和希望。然而,在这寒冷的夜晚,这些象征意义的事物却无法给诗人带来温暖和慰藉。相反,它们反而让诗人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遥闻谁家砧,已趣公子裳”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情感状态的描述。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捣衣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思乡之情。他想象着远方的家人也在为自己准备衣物,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寂寞和伤感。这种思乡之情和伤感的情绪,使得诗人更加思念故乡和亲人。

“佳人在何许,叶落山中霜”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佳人的猜测。他不知道佳人现在身在何处,只能在秋风中想象她的容颜和身影。同时,他还感叹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使得佳人早已离他而去。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秋怀五首·其三》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氛围,以及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也让我们更加理解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