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阁多馀暇,扪心或暗思。
学应无足日,发自有衰时。
庶事曾经目,浮荣病切肌。
何当卧云岭,方寸贮希夷。

【注释】

蓬阁:指藏书之府。多馀暇:闲暇的时间很多。扪心:扪,用手按;心,指心思。暗思:暗中思考。学应无足日:学,学问;应,应当;足,满足;日,日子。发自有衰时:头发自然有衰老的时候。庶事:各种事情。浮荣:指浮华的荣华富贵。何当:何时。卧云岭、方寸贮希夷:卧云岭,指隐居在山中。方寸:心中,比喻人的心意。希夷:指道教中的神仙。

【赏析】:

《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作于大历元年(766)春天。当时杜甫已经五十四岁了,因遭逢安史之乱而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过着贫病交困的生活。《诗一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这首诗共十章,每章八句。开头两句写自己闲适的生活和心情,中间四句写自己对名利的看法,最后两句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全诗表现了杜甫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章“蓬阁多馀暇”,蓬阁,即藏书之府,这里指书房。馀暇,闲暇的时间。意思是说,我有很多闲暇时间,可以安心读书。

次章“扪心或暗思”,扪,摸。心,指心思。暗思,暗中思考。意思是说,我有时会暗自思念一些事情。这一句与首章相呼应,都表达了杜甫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第三、四章“学应无足日”和“发自有衰时”,意思是说,我的学问应该不需要追求功名,因为功名会让人变得老态龙钟。这也反映了杜甫对名利的态度,他并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第五、六章“庶事曾经目,浮荣病切肌”意思是说,我做过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些事都是浮华的荣华富贵,让我感到非常痛苦。这也反映了杜甫对名利的厌恶和反感。

第七、八章“何当卧云岭,方寸贮希夷”意思是说,我什么时候能够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过上那种清静的生活呢?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章“下情不任兢灼之至”意思是说,我的心里很不安,因为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这也反映了杜甫对自己要求的严格和认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