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
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
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
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
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注释:
- 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得志后,所有的罪名都消失了;失意时,所有的缺点都显现出来。
- 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谁又听说通往朝廷的道路宽广?即使身体枯萎,也不敢去行走。
- 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说话到了嘴边,就会觉得懊悔不已。
- 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自己反省的时候也如此,何况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呢?
- 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因此知道现在的贤人,没有一个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而得到提拔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和思考。首句“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揭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即人在得意时容易忘记自己的过错,而在失意时则可能暴露出自身的缺陷。这种反差让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和脆弱。
接下来的句子“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他担心在权贵面前显得过于卑微,甚至不敢迈出家门。这里的“王路”指的是朝廷的道路,象征着仕途或官场,而“枯槁不敢行”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恐惧的心态。
第三句“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展开,指出即使是在说话的时候,也会因为害怕得罪人而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在言语中透露出后悔和自责的情绪。这种自我审查的态度是封建社会的常态,也是作者所不齿的。
最后两句“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则将笔锋转向更广大的社会群体,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和理解。他认为即便是最愚蠢无知的百姓,也应该被尊重和善待,而不是受到歧视和压迫。这种观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精神。
这首诗虽然语言平实无华,但内涵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气,以及对弱者的关爱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