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根跨阶发,白雨满四檐。
春眠懒下枕,日午谁开帘。
浮尘裹酒榼,馁虫镂书签。
荣乐岂不欲,非义固所嫌。

【译文】

独自居住,苔藓长满台阶发出白光,细雨落在屋檐上。春天懒于起床,中午谁把帘儿掀开?灰尘裹住酒壶,蛀虫咬烂书签。荣华富贵难道不令人向往吗?但追求它不符合道德。

【注释】

①独居:独自一人居住。

②苔根跨阶发:指苔藓在台阶上生长,形成一层苔痕。发,生发、生长。

③白雨满四檐:“檐”,指房檐。“四檐”是屋的四面檐口。

④春眠懒下枕:指春天睡觉不想放下枕头而直接入睡。

⑤浮尘裹酒榼:指酒杯被尘埃裹住了。

⑥馁虫镂书签:指蠹虫啃食了书签。“馁”同“啮”,啃食。

⑦荣乐:指荣华富贵。

⑧非义固所嫌:指追求不是正当的事情。“固”同“故”。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诗人任江陵少尹时所作,是一首五律,写诗人独居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不屑一顾,反映了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全诗语言浅显平易,风格清丽自然。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首句描写了独居时的环境,第二句写独居时的生活,最后两句写独居时的感受,表现了诗人不慕荣利、高风亮节的高尚品格。

前半部分描写环境。首句“苔根跨阶发”,点出时间与季节。苔藓生于潮湿之地,其根系蔓延,横跨台阶。这是初春时节的景象。第二句“白雨满四檐”,则描绘了雨水连绵不断,落满了房屋檐口的情景。这里的“白雨”不仅指雨水的颜色,也暗示了天气的阴冷;“满四檐”表明雨水之多,连房檐都被浸湿了。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独居者面对春寒料峭、细雨绵绵的凄冷景象。

后半部分抒情。第三句“春眠懒下枕”,写独居者春日里懒得起床,只想躺在床上度过慵懒的时光。这句诗既表现了独居者的闲适生活,也透露出他对外界世界的漠然态度。第四句“日午谁开帘”,进一步描绘了独居者懒散的生活状态。夏日正午,太阳高悬,独居者却懒得拉开窗帘,让阳光洒进室内。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独居者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冷漠态度。

最后两句“浮尘裹酒榼,馁虫镂书签”,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具体化描述。酒杯被尘埃包裹,书签被蠹虫啃咬,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琐碎事物,但却被诗人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些细节虽然微不足道,但却反映出诗人对荣华富贵的不屑一顾。这里的“浮尘”和“馁虫”都是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漠视;而“镂书签”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独居环境的描绘和对生活琐事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不屑一顾以及高风亮节的高尚品格。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