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佛日之名而未识其面,见佛日之相而不闻其言。
心契神交,未识面可也。
目击道存,不闻言可也。
如水中月,虽非实见,已有清凉之意。
如狮子吼,虽未发声,已有畏仰之心。
自非真是,恁么人办得恁么事。
众所推许,畴克尔耶。
虽然,孤峰顶上诃佛骂祖,彼佛日也。
一幅丹青默然无说,此佛日也。
孰是孰非,必有明眼人能辨之者。
咄!
这首诗是一首对佛日禅师的赞美诗,表达了作者对其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闻佛日之名而未识其面,见佛日之相而不闻其言:
- “闻” 表示听到或知晓。
- “佛日之名” 指的是佛日禅师的名字。
- “未识其面” 表示还未见到他的真实面容。
- “见佛日之相” 表示通过观察他的外在表现来理解他的内在含义。
- “不闻其言” 表示虽然听到了他的话,但并没有深入理解其真正的意义。
- 心契神交,未识面可也:
- “心契” 表示心灵上的契合。
- “神交” 表示精神上的交流。
- “未识面可也” 表示即使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心灵的契合来理解他。
- 目击道存,不闻言可也:
- “目击” 表示亲眼所见。
- “道存” 表示道理存在。
- “不闻言可也” 表示虽然没有听他说,但通过观察也能明白道理的存在。
- 如水中月,虽非实见,已有清凉之意:
- “如水中月” 比喻佛日禅师就像水中的月亮一样,虽然看不见,但能感受到其清凉。
- “已有清凉之意” 表示已经感受到了他的智慧和清凉。
- 如狮子吼,虽未发声,已有畏仰之心:
- “如狮子吼” 比喻佛日禅师的教诲如同狮子般的吼声。
- “虽未发声,已有畏仰之心” 表示虽然还没有听到他的教诲,但已经知道他的威严和崇高。
- 自非真是,恁么人办得恁么事:
- “自非真是” 表示不是真的。
- “恁么人” 代指那些真正理解他的人。
- “办得恁么事” 表示能够理解他的所作所为。
- 众所推许,畴克尔耶:
- “众所推许” 表示众人一致推崇。
- “畴克尔耶” 表示这是值得尊敬的。
- 虽然,孤峰顶上诃佛骂祖,彼佛日也:
- “虽然” 表示虽然有这样的情况。
- “孤峰顶上” 形容非常险峻的山峰。
- “诃佛骂祖” 表示斥责佛陀,批评祖师。
- “彼佛日也” 表示那是佛日禅师的行为。
- 一幅丹青默然无说,此佛日也:
- “一幅丹青” 比喻佛日禅师就像一幅画一样,虽然无言,但却充满了内涵。
- “默然无说” 表示默默无语,不需要言语来表达。
- “此佛日也” 表示这正是佛日禅师的特点。
- 孰是孰非,必有明眼人能辨之者:
- “孰是孰非” 表示谁是谁非。
- “必有明眼人能辨之者” 表示一定有能理解和分辨是非的人。
- 咄!:
- 这是一声感叹词,表达了作者对佛日禅师的赞叹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