粹然而深,如玉在山而珠在渊。
颀然而长,如野鹤之处鸡群。
谓是为了,四大假合,何者是真。
谓是非了,五峰秀出,望之俨然。
道与之貌,丹青所传,其有不得而传者耶。
皓月普分千水影,清光常满一轮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雪峰了禅师真赞》,全诗如下:
粹然而深,如玉在山而珠在渊。
颀然而长,如野鹤之处鸡群。
谓是为了,四大假合,何者是真。
谓是非了,五峰秀出,望之俨然。
道与之貌,丹青所传,其有不得而传者耶。
皓月普分千水影,清光常满一轮中。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粹然而深,如玉在山而珠在渊。”
- 粹然:纯净、纯正。
- 深:深沉、深邃。
- 玉在山而珠在渊:比喻禅师的修行如同山中的美玉和深渊中的珍珠,珍贵而不张扬。
第二句:“颀然而长,如野鹤之处鸡群。”
- 颀然:高挑、修长。
- 长:长远、长久。
- 野鹤之处鸡群:比喻禅师的心境高洁,远离尘世纷扰,如同野鹤一般自在。
第三句:“谓是为了,四大假合,何者是真。”
- 谓是为了: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追求真实。
- 四大假合:佛教用语,指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成的,这些成分都是暂时的、虚幻的。
- 何者是真:探讨什么是真正的自我或真理。
第四句:“谓是非了,五峰秀出,望之俨然。”
- 谓是非了:认为一切是非观念都已明了。
- 五峰秀出:比喻禅师的境界如同山峰般高耸入云,令人赞叹不已。
- 望之俨然:形容禅师的风采庄重、威严,让人敬仰。
第五句:“道与之貌,丹青所传,其有不得而传者耶。”
- 道与之貌:形容禅师的气质与容貌相得益彰,如同画中的神仙。
- 丹青所传:用丹青(绘画)来描绘禅师的形象。
- 其有不得而传者耶:问世间是否有人能够完全理解禅师的境界和精神。
第六句:“皓月普分千水影,清光常满一轮中。”
- 皓月普分千水影:比喻禅师的智慧如同皎洁的月光普照大地,照亮万物。
- 清光常满一轮中:形容禅师的心境如同一轮明月常驻于夜空中,明亮而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雪峰了禅师形象的描述,展现了禅师的高洁品质、深邃境界和崇高精神。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诗句具有了深厚的内涵和美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禅师境界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体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