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忠义定何人,数月相从笑语真。
未信功名孤壮志,不妨诗酒寄闲身。
此来饱看千岩秀,归去遥知两鬓新。
就使牧羊吾不恨,汉旄零落落花春。
【注释】
奉使太原,赴任途中呈王坦翁副使:我这次出使太原,是奉皇帝之命的。
中山忠义定何人,数月相从笑语真:中山郡有忠义之士,不知是谁?我们几个月相处在一起,谈笑自如。
未信功名孤壮志,不妨诗酒寄闲身:我不相信功名会落空,我还有壮志未酬,所以不计较得失,用诗歌来寄托我的情怀。
此来饱看千岩秀,归去遥知两鬓新:我来时已经看到千岩的秀丽景色,回去以后还看到满头白发,说明我年事已高。
就使牧羊吾不恨,汉旌零落落花春:即使到边关去放羊,我也不会有遗憾,因为那象征汉朝旌旗的柳树,已经落了叶子。
【赏析】
此首为作者赴太原幕府途经中山时作。
起二句说,在朝廷中没有发现像中山那样忠义之士,因此我与王坦翁相依为命。“数月”二字点明时间。“笑语真”,写两人相依无间,情同骨肉。“孤壮志”,表明自己虽怀壮志,但因朝廷无人,故只好以诗酒自娱,聊以排遣心中的郁闷。
三、四句承上而来,说自己虽然不能实现报国理想,但并不因此而懊恼,反而认为可以借诗酒抒发情怀,聊以度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奈的心情。
五六句写自己此次出使太原,将有机会一展抱负,而归来以后,头发已然斑白。“遥知”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惋惜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功业未成而归山野的无可奈何之感。
七八句,诗人设想自己在边地牧羊的情景。“就使”,即即使的意思。“牧羊”,指作者在太原幕府任职。“不恨”二字,既写出了作者对于自己的处境并没有怨恨,也表现了作者对于边塞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廷的疏远。“汉旄零落”,典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武帝时,匈奴侵边,卫青率军出击,匈奴兵败逃走,武帝欲封青为候,青不肯接受,武帝乃赏青旄一支,以示奖励。这里以汉旄喻战功显赫,以落花比喻英雄迟暮。
全诗语言平易通俗,风格清丽自然。前四句写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悦;五至八句写自己虽有壮志但未能实现的遗憾;最后四句则写自己虽身处乱世仍不改其志向的旷达胸襟。全诗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情绪,同时流露出一种旷达豪迈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