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持汉节愧前人,闻许传来若不真。
五鼓促回千里梦,一官妨尽百年身。
关山吐月程程远,诗景含秋句句新。
孤馆可能忘客恨,脱巾聊进一杯春。

奉使太原途中呈王坦翁副使 其二

旧持汉节愧前人,闻许传来若不真。

五鼓促回千里梦,一官妨尽百年身。

关山吐月程程远,诗景含秋句句新。

孤馆可能忘客恨,脱巾聊进一杯春。

注释:

奉使太原途中呈王坦翁副使 其二

旧持汉节愧前人,闻许传来若不真。

五鼓促回千里梦,一官妨尽百年身。

关山吐月程程远,诗景含秋句句新。

孤馆可能忘客恨,脱巾聊进一杯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一首七言律诗。整首诗以“感时”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第一句“旧持汉节愧前人”,诗人回忆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经历与使命,深感自己曾经持有过汉朝的符节(一种权力象征),但面对现在的局势,他感到羞愧不如古人。这里的“汉节”指的是古代皇帝授予大臣的权力象征,而“愧前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与自责。

第二句“闻许传来若不真”,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当前形势的担忧。他听到一些传闻或消息说,当前的政权可能会被取代,但他怀疑这些消息的真实性,认为它们可能是虚假的。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第三句“五鼓促回千里梦,一官妨尽百年身”,诗人用“五鼓促回千里梦”来比喻自己的仕途生涯如同一场漫长的旅程,需要不断地奔波和努力。而“一官妨尽百年身”则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疲倦,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官场中被消耗掉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和挣扎。

第四句“关山吐月程程远,诗景含秋句句新”,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关山之上明月高悬,路途遥远而漫长;同时,他又将眼前的景色与秋天的诗意相融合,创造出新的意境。这里的“关山”、“月”和“秋”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一句“孤馆可能忘客恨,脱巾聊进一杯春”,诗人来到了一座孤独的旅店,在这里他暂时忘却了所有的忧愁和怨恨。他解开了头巾,拿出酒来喝,享受着春天的美好。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乐观和豁达,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这首诗通过对“汉节”的提及、对“传闻”的思考、对官职的厌倦以及对未来的恐惧,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同时,诗人又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