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深树老小禅关,关对江淮千古山。
万舶堆中江上乐,时时箫鼓寺前还。
注释:
题富池罗汉院:题咏富池罗汉院。富池即今安徽怀宁县北的石牌,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谪居时所筑。罗汉院在富池旁,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建立。
竹深树老小禅关,关对江淮千古山。
竹深:指竹林浓密。关对:指寺庙面对。江淮:指长江和淮河一带。千古山:意指山高峻挺拔。
万舶堆中江上乐,时时箫鼓寺前还。
万舶堆中:指船多如蚁。江上乐:指江面上欢乐的场景。时时箫鼓:指经常有音乐演奏。
赏析:
此篇写景抒情,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首句“竹深树老小禅关”描绘出一幅幽静的画面:竹林深处、古木参天,小寺院掩映其间,仿佛是一处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第二句“关对江淮千古山”则进一步拓展了这幅画面的背景,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地域。这里的“关”指的是寺院的山门,而“江淮”则是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广阔地域。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突出了寺院的地理位置之优越,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
第三句“万舶堆中江上乐”突然转换了场景,从静谧的山林过渡到了繁忙的江面。这句中的“万舶”指的是无数的船只,它们如同山一样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而在这样热闹的氛围中,人们仍然能听到悠扬的音乐声,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那些在江上畅游的人们。
最后一句“时时箫鼓寺前还”,则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与升华。在这里,作者用“还”字形象地描绘出了人们在江上游玩归来时的欢快情景。无论是在寂静的山林中修行的小僧,还是在忙碌的江面上嬉戏的人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这种快乐的情感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更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内心深处。
整首诗通过描绘富池罗汉院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享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