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山诸老号儒宗,窃与余怀正不同。
了得高吟犹小技,穷知实理是全功。
生民皆本诗书出,宇宙元包性分中。
来此无人同我意,拳拳望子革颓风。
【注释】
1、遗山:指元好问。
2、儒宗:即儒家之尊,指元好问。
3、窃与余怀正不同:我与您的想法不一样。
4、了得:精通。
5、穷知实理:明白事物的实情。
6、生民:人民。诗书:指《诗经》《尚书》等典籍。
7、宇宙元包性分中:天地间包容着人的本性。
8、来此无人同我意:在这里没有人与我的想法相同。
9、拳拳:恳切的样子。望子革颓风:希望儿子能改变颓废的风气。
【赏析】
这首诗是元好问写给友人逯云甫的,表达了自己对于儒学的独到见解和对友人的期望。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
首句“遗山诸老号儒宗”,诗人以遗山为背景,称其为儒家之尊,表示自己与友人的看法有所不同。这里的“遗山”并非指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指元好问在山西的故乡。他自比为遗山的儒宗,表明自己对于儒学的尊崇和执着。
第二句“窃与余怀正不同”,诗人表示自己与友人的看法存在差异。这里的“怀”字,可以理解为怀抱、持有某种想法或观点。诗人以“窃”字开头,表现出谦逊的态度;而用“正不同”三字结尾,则明确表示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观点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源于双方所处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也可能是由于双方对于儒学的理解和应用方式有所区别所导致的。
第三句“了得高吟犹小技”,诗人以“了得”形容自己的高吟,认为这只是一种小技艺而已。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贬低自己的高吟,来突出其对于儒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犹小技”三字也强调了诗人对于儒学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第四句“穷知实理是全功”,诗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只有明白事物的实情才能称之为全功。这里的“穷知实理”是指深入探究事物的真相,了解事物的本质;而“是全功”则是指这样的追求对于学问和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诗人以自己的理解,表达出对于儒学真谛的追求和敬畏之情。
第五句“生民皆本诗书出”,诗人将人民视为诗书的源头。这里的“生民”是指人类,而“诗书”则是指古代的经典文献。诗人认为,人民都是从诗书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诗书对于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第六句“宇宙元包性分中”,诗人进一步展开对于儒学的理解。他认为天地间包容着人的本性,而儒学正是研究人性的重要学科之一。这里的“宇宙元包性分中”意味着整个宇宙都在包容着人的本性,而儒学正是探索这种本性的关键学科之一。诗人以这种宏大的视角,表达出自己对于儒学的深刻认识和应用。
最后两句“来此无人同我意,拳拳望子革颓风”,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儒学传承的渴望。他认为在这里没有人能与他有同样的想法,因此他怀着殷切的心情期盼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并发扬儒家的优秀传统和精神风貌。这里的“革颓风”指的是改革颓废的风气,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社会风气更加健康向上。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学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之情。他既强调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又展现出对于儒学的尊重和敬仰;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期望,又展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