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市朝士,一身众役该。
官曹畏职业,人事烦往来。
朝出被风雨,莫还冲尘埃。
竟岁长若此,何时能休哉。
适闻丞相行,巾车城西隈。
冠盖盛出送,车马相喧豗。
吾有四君子,约言共追陪。
乌躔转背午,归来倦支骸。
道旁有精舍,聊兹释鞍彍。
殿阁郁四合,高明绝纤灰。
曲池含清波,鱼鸟中沿洄。
禁园直南望,参差隐楼台。
秋风肃众物,野气日夕佳。
幽趣坌来会,俗纷顿可推。
高情缅山水,剧语杂讥诙。
清赏何以娱,一枰聊为开。
岂徒事争决,要且资欢咍。
谓言坐上客,兹乐那易谐。
城中苦多事,况复日月催。
功名未有立,壮志先欲摧。
幸时得闲暇,一出纾吾怀。
此言固可结,此愿惟恐乖。
须臾夕照下,欲起姑徘徊。
揽辔更留顾,馀兴无穷涯。
诗句:扰扰市朝士,一身众役该。
译文:在喧嚣的都市中,我是一位忙碌的官员,承担着各种繁重的职责。
注释:“扰扰”意为纷乱、喧嚣,形容都市的热闹景象。“市朝”指城市和朝廷,这里指的是繁忙的官场。“一身众役该”意为承担着许多职责和任务,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赏析:诗人以“扰扰市朝士”开头,描绘了自己身处繁华都市中的忙碌景象。紧接着,他用“一身众役该”来形容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任务之重,展现了官场的复杂与忙碌。
诗句:官曹畏职业,人事烦往来。
译文:我在官场上畏惧职业,与人交往也感到繁琐。
注释:“官曹”指官府或政府机构,“职业”即职务。“畏职业”意为害怕承担责任,因为担心自己的工作不尽人意。“人事”指人际关系或人际交往。“烦往来”意为人际关系复杂,需要处理各种事务。
赏析:“官曹畏职业,人事烦往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担忧与烦恼。他害怕自己无法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同时也觉得与人交往时需要处理的各种事务让人感到困扰。这种心境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性和人情世故的无奈。
诗句:朝出被风雨,莫还冲尘埃。
译文:清晨出门遭遇风雨,傍晚归来却沾满尘埃。
注释:这里的“朝出”指的是早晨外出,“暮归”则是指晚上回家。“被风雨”形容早上出门时遇到的恶劣天气。“莫还冲尘埃”意为傍晚回家时已经沾满尘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辛勤工作后的疲惫与辛酸。
赏析: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展现了自己辛勤工作的场景。清晨出门时可能遭遇风雨,但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得不坚持;傍晚回家时,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仍然不可避免地沾染上尘埃。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辛勤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诗句:竟岁长若此,何时能休哉?
译文:整年如此辛苦劳累,何时才能休息呢?
注释:“竟岁”指一整年,“休哉”是感叹词,用来表达对现状的无奈与感慨。“长若此”意为长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何时能休哉?”则是诗人对现状的疑问和渴望结束这种劳碌生活的心情。
赏析:诗人用“竟岁长若此”来概括自己整年的辛劳与奔波,而“何时能休哉?”则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盼。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期望,既展现了他对现状的无奈,又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诗句:适闻丞相行,巾车城西隈。
译文:刚听说丞相出行,就急忙赶到城西边的路口等候。
注释:这里的“适闻”意为恰好听到,“丞相行”指的是丞相(皇帝)出行的消息,“巾车”是一种马车,“城西隈”即城西边的拐弯处,是等待丞相的地方。
赏析:诗人得知丞相将要出行的消息后,立刻赶到城西边的路口等候,表现出了对丞相的重视和尊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出行的礼仪规范和对权力地位的认可。
诗句:冠盖盛出送,车马相喧豗。
译文:官员们纷纷骑马乘车前来送行,车辆之间相互碰撞发出声响。
注释:“冠盖”指官员们的帽子和车盖,“盛出”意为大量出现,“车马相喧豗”形容官员们骑马乘车前来送行时车辆之间的碰撞声。
赏析:诗人用“冠盖盛出送”描绘了官员们齐聚一堂、隆重送行的场面,而“车马相喧豗”则生动地展现了这种场景中车辆之间的碰撞声。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当时官员出行的盛大场面,也体现了人们对官场礼仪的重视和尊重。
诗句:吾有四君子,约言共追陪。
译文:我有四位好朋友,我们约定一同追随并陪伴他们。
注释:“四君子”指的是四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约言”意为约定的话,“共追陪”表示共同追随并陪伴他们的意愿。
赏析: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四位好朋友,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深厚情谊和愿意与之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这四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诗句:乌躔转背午,归来倦支骸。
译文:太阳已转到了正午,我从战场归来感到身心疲惫。
注释:“乌躔”意为太阳的运行轨迹,“转背午”即太阳已升至正午位置。“支骸”意为身体疲惫不堪,形容从战场归来时的疲惫状态。
赏析:诗人描述了从战场上归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心疲惫的感受。太阳升至正午位置,阳光刺眼而炽热;而诗人从战场归来后,则感到身心俱疲,需要休息和恢复。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战场的残酷与危险以及战后的疲惫与无奈。
诗句:道旁有精舍,聊兹释鞍彍。
译文:路旁有一座精致的寺院,我停下马放松一下。
注释:“精舍”指精美的寺庙或佛寺,“释鞍彍”意为放下马鞍休息一下,这里指的是从战地回到家乡后的一种放松方式。
赏析:诗人在从战场归来后,选择在路旁的精舍里放下马鞍休息片刻。这不仅是为了缓解旅途的劳累,也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这种选择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句:殿阁郁四合,高明绝纤灰。
译文:宏伟的建筑群落环绕四周,高耸入云且无一丝尘埃。
注释:“殿阁”指古代宫殿建筑群落,“郁四合”意为环绕周围,“高明绝纤灰”形容建筑高耸入云,没有尘土覆盖。
赏析:诗人通过对建筑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美好家园的喜爱及对自然美的赞美。这里的建筑群落宏伟壮观,高耸入云且无一丝尘埃,象征着纯洁无暇的生活环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诗句:曲池含清波,鱼鸟中沿洄。
译文:曲池中有清澈的水流,鱼儿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游弋,鸟儿也在其中盘旋飞翔。
注释:“曲池”指弯曲的水塘或池塘,“清波”指清澈的水面波动。“鱼鸟中沿洄”意为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鸟儿在天空中盘旋飞翔。
赏析:诗人描绘了曲池中清澈的水流和鱼鸟的自由活动,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这里的自然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句:禁园直南望,参差隐楼台。
译文:我站在禁苑的南面可以望见远处楼台的轮廓。
注释:“禁园”指皇家园林或宫廷花园,“直南望”意为可以直接向南远观。“参差隐楼台”描述楼台在远处模糊地可见,给人一种朦胧而优美的视觉感受。
赏析:诗人站在禁苑南面远眺远方的楼台,可以看到它们隐约出现在视野中。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通过这一视角的选择,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句:秋风肃众物,野气日夕佳。
译文:秋天来临,清风扫过万物,夜晚时分更是显得格外清新宜人。
注释:“秋风肃众物”形容秋风带来了凉爽的气息,使大地变得清新宜人。“野气日夕佳”则强调了夜晚时分的自然风光更加宜人。
注释:“秋”指秋季,特指秋天的气候;“肃”为肃杀、肃穆之意;“风”为秋风;“众物”指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野气日夕佳”即傍晚时分的空气更加清新宜人,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赏析:诗人描绘了秋季特有的自然景观——秋风扫过万物的景象。秋风的到来使得大自然变得更加清爽宜人,尤其是夜晚时分,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给人一种舒适感和愉悦感。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变化,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享受。
诗句:幽趣坌来会,俗纷顿可推。
译文:幽静的乐趣自然而然地涌来相遇,世俗纷扰也可以被摒弃。
注释:“趣”意为乐趣、情趣;“坌”指自然而然地聚集;“推”指消除、摆脱。
赏析: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境界。当人们沉浸于自然美景之中时,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和提升,那些世俗的纷扰和纷争也随之消散。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句:高情缅云杳,剧饮聊自娱。
译文:我把高远的情感托付给云彩之上,尽情畅饮以自娱。
注释:这里的“高情”指的是高尚的情操或情感志向,“缅云杳”意为高远而遥远地寄托在云端上,“剧娱”意为尽情欢饮。
赏析:诗人把高尚的情感寄托在云彩之上,以此来抒发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通过畅饮来达到自我陶醉的效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