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剑阁万里道,自古当为行役忧。
于今帝制自无外,仕者何必尽中州。
我昔成都两岁留,春风秋月多遨游。
须知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沧海头。

嘉陵剑阁万里道,自古当为行役忧。

于今帝制自无外,仕者何必尽中州。

我昔成都两岁留,春风秋月多遨游。

须知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沧海头。

【注释】

  1. 嘉陵剑阁:位于四川剑阁县,是古蜀道的重要关隘。
  2. 行役忧:指旅途中的忧虑和辛苦。
  3. 于今:现在。
  4. 帝制:皇帝的命令制度。
  5. 仕者:指做官的人。
  6. 中州:中国中部地区,这里代指中原。
  7. 锦城:指成都,古代以成都的繁华与美丽著称。
  8. 沧海:大海,这里指远大的志向或目标。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蜀州推官职位的祝福和期望。

第一句“嘉陵剑阁万里道,自古当为行役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千里迢迢的路途的担忧。嘉陵剑阁作为古蜀道的重要关口,自古以来便是行人往来的艰险之地,因此诗人担心友人在这条路上会遭受艰辛和劳苦。

第二句“于今帝制自无外,仕者何必尽中州。”则表达了一种时代变迁的观点。诗人认为,现在皇帝的命令制度已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不再有外患之忧,做官的人也不必都集中在中原地区,可以更多地到其他地方去施展才华。

第三、四句“我昔成都两岁留,春风秋月多遨游。”回忆了诗人以前在成都两年的生活经历。诗人提到自己曾经在成都居住过两年的时间,在那里度过了许多春天和秋天的时光,享受着那里的风花雪月,畅游于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

第五、六句“须知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沧海头。”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忠告。诗人认为虽然成都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有着繁华和欢乐,但与更远大的目标相比,还是应该早日回到大海之边,追求更大的抱负和理想。这里的“沧海头”比喻着远大的志向或目标,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远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