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贵公子,才气盖九州。
言从承明观,出治东诸侯。
绣衣自天下,龙节横江浮。
威声雷霆发,惠泽河汉流。
簿领谢俗吏,清谈揖前修。
三月初行部,飞帆绝潮头。
诸山嶙嶙出,委蛇转前驺。
众川淙淙来,方洋放扁舟。
仁智得所好,逍然忘百忧。
历访宁惮远,穷探讵辞幽。
高怀期康乐,遁迹嘉远游。
从容顾宾从,此乐复有不。
长歌裁大句,从者谁敢酬。
归来特示我,明珠知闇投。
我本丘樊士,久已失厥谋。
终无考槃刺,但有伐檀羞。
庶几不远复,未愧公阅休。

谢王胜之游浙东,并示诗以赠。

雒阳贵公子,才气盖九州。

言从承明观,出治东诸侯。

绣衣自天下,龙节横江浮。

威声雷霆发,惠泽河汉流。

簿领谢俗吏,清谈揖前修。

三月初行部,飞帆绝潮头。

诸山嶙嶙出,委蛇转前驺。

众川淙淙来,方洋放扁舟。

仁智得所好,逍然忘百忧。

历访宁惮远,穷探讵辞幽。

高怀期康乐,遁迹嘉远游。

从容顾宾从,此乐复有不。

长歌裁大句,从者谁敢酬。

归来特示我,明珠知闇投。

我本丘樊士,久已失厥谋。

终无考槃刺,但有伐檀羞。

庶几不远复,未愧公阅休。

注释:

  1. 洛阳:指洛阳,洛阳是东汉的首都。贵子:贵族子弟。
  2. 才气:才学和气度。
  3. 言从:言论出自。承明观:汉代皇宫中的藏书之所。
  4. 绣衣:指官服上绣着花纹的人。天下:全国。
  5. 龙节:皇帝的符节。横江:渡江南下。
  6. 威声:威力与声望。雷霆:比喻声势浩大。发:散发。
  7. 惠泽:恩惠。河汉:银河。流:流传。
  8. 簿领:文书、文件。谢:推托。俗吏:庸俗的小官吏。
  9. 方洋:正面对着宽阔的水面。
  10. 仁智:仁慈和智慧。得所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逍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11. 历访:多次探访。宁惮:哪里会畏惧。远:远处。
  12. 穷探:深入探索。讵:岂。辞:推脱。幽:幽静的地方。
  13. 高怀:高尚的胸怀。康乐:快乐安宁的生活。逸:闲适、安乐。
  14. 从容:安闲自在的样子。顾:回头看。宾从:宾客和随从的人。
  15. 此乐:这里的快乐。复:再,又。有不:有,什么?
  16. 长歌:即“长歌行”,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裁:截取,这里指写下来。大句:篇幅较长的句子。
  17. 从者:跟着他的人。敢:敢于。酬:答谢。
  18. 归来:回来。特示:特意告诉。我:指诗人自己。
  19. 丘樊:比喻平庸的人。失厥谋:失去了正确的谋略。厥:他的。
  20. 考槃:《诗经·国风·召南》中有《考槃》篇,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刺:讥讽,评论。
  21. 伐檀:指《诗经·卫风·伐檀》中的诗篇,诗中描述了砍柴人因受剥削而发出的感叹。羞:惭愧,羞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浙江时写给朋友的一首赠别之作。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自身的感慨,展现了自己的情怀和志趣,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期待。
    首联“雒阳贵公子,才气盖九州。”开篇便以洛阳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贵公子的形象,突出了他的才华出众和气质非凡。
    颔联“言从承明观,出治东诸侯。”进一步描绘了这位贵公子的身份地位和治理方式,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
    颈联“绣衣自天下,龙节横江浮。”则进一步展示了他的风采,既有天子的尊贵身份,又有王者的风范气质,令人敬仰。
    尾联“历访宁惮远,穷探讵辞幽。”则表达了他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既有勇气也有决心去探寻未知的世界。
    中间四句“长歌裁大句,从者谁敢酬。”则是对诗人本人的描绘,既显示了他高超的文才,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归来特示我,明珠知闇投。”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赠言,既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