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得所好,相从如所期。
平生慕朋友,形迹无牵羁。
道路远千里,冬春逾再时。
要将穷吾乐,勿厌行迟迟。
【注释】
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中甫才翁:诗人的朋友名,字子昂,曾任翰林院检讨官。偕行:一起行走。
【译文】
在扬州与友人中甫才翁同行。
相逢得到知己朋友,相从如所预期。
平生敬慕朋友,不拘束形迹。
道路遥远千里远,冬春超过两季。
要想穷尽快乐生活,不要讨厌路途漫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其友人在扬州相遇时所作。诗的前四句写与中甫才翁同行,相见得所好,情意深挚;后四句写与中甫才翁相随如所期,同游名山胜水,尽情欣赏,乐而忘返。全诗以“要穷乐”作结,言下之意是说:我与中甫才翁的游历,将永无止境。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初夏,是诗人晚年漫游江南时的一首纪游之作。诗人当时正处在人生的暮年。他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对人生、友情的感慨以及追求快乐的情趣。
首联写与中甫才翁同行。两人相逢得所好,如所期待。“相遇得所好”,说明二人志趣相同,志同道合,因此“相从如所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心情,也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重视。
颔联写自己与友人同行,不拘束形迹。诗人一生崇尚友谊之情,他常说自己“平生慕朋友”,并且不拘小节,不拘形迹地交往。所以当诗人与友人中甫才翁同行的时候,他感到十分愉快和自在。
颈联写旅途之长,行程之远。诗人与中甫才翁一行从扬州出发,一路上要经过千里之外,经过两个季节的变换,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一句突出了旅途之漫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怀。
尾联写诗人与友人一路相伴,畅游山水,纵情山水之间,尽情欣赏自然之美,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并表示永远也不会厌弃这段漫长的旅程。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深远。它通过描绘诗人与中甫才翁一行沿途所见的美景,表达出诗人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