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言正性,子舆言践形。
二者能自得,殆不为虚生。
所交若以道,所感若以诚。
虽三军在前,而莫得之凌。
【注释】
仲尼:孔子自称。子舆:指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子夏。践:实践,实行。殆:大概。交:交往。凌:欺凌,欺侮。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借画中人物自述其志向和行为表现,以表明画家的画技与立意。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朴素。
第一句“仲尼言正性”,用《论语》上孔子说的“正心诚意”来说明自己追求正直的品质;“子舆言践形”,则引用《论语》上孔子说的“践其位”、“行其道”,说明自己遵循儒家之道,身体力行。
第二句“二者能自得,殆不为虚生”,意思是说如果能做到这两点,那么即使一生没有成就,也不会虚度年华。
第三句“所交若以道,所感若以诚”,是说如果与人为友能够讲求道义,与人相处又真诚不伪,那就可以称得上是知己之交了。
第四句“虽三军在前,而莫得之凌”,意思是说,虽然有三军之众在前面,但自己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坚持原则、为人坦诚、不图名利等思想境界,以及淡泊功名、清贫自守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崇尚儒术、讲究道义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