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台成知几春,倚栏但爱江山新。
那知遇事发奇秘,使君着眼惟忧民。
鲁台当年有故事,首验云黄期岁美。
凤翔仙伯记新亭,不志游观名雨喜。
纷纷烟霭何足祥,丰年上瑞不可忘。
江头白粲连万樯,剩与官家实太仓。

【注释】

1.青原台:指江西临川(今属抚州市)青原山的青原台。2.倚栏但爱:靠在栏杆上只欣赏。3.江山新:指春天的景色。4.那知遇事:没想到遇到的事情。5.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6.鲁台:指春秋时鲁国的台城,在今南京南郊。7.云黄期岁美:用“云黄”比喻丰收的征兆。8.凤翔仙伯:指东汉末年刘备曾驻军于下邳(今江苏宿迁),有道术者自称“凤翔仙伯”来见他,并预言他将来要建功立业。9.新亭:旧城名,在今湖北潜江西南。10.游观:游览观赏。11.丰年:丰收之年。12.白粲:米。13.太仓:古代储藏粮食的地方。

【赏析】

《钱守青原图》是北宋画家李公麟的作品,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历代名画记》载:“钱氏守青州日,得李将军图一幅,高数丈,人物甚众。”此图描绘的是南宋初李纲、赵鼎等抗金名将与民同乐的情景。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当时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安定。此图流传至今,仍不失为一件珍贵的文化遗产。

此图以青原台为中心,四周环以群山。青原台,位于江西省临川县西北三十里的青原山之巅,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因山顶有巨石,形如青色山峰而得名。相传晋王羲之一生酷爱书法,曾在此地临摹大字,故又有“临摹台”之称。

画面左上方,绘有一座高山峻岭环绕的山峦,山腰有座小亭,亭前有一石人,似在指点江山,似乎正为春色所陶醉。画面中间部分,以青原台为主体,台上有一座高大的庙宇,殿内塑有一佛二菩萨像,还有一尊坐像,其身旁有一侍者。台下有一群百姓在欢聚游乐。其中一位老者坐在石凳上,面带微笑,似乎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和人间的和谐。画面右下方,则描绘了一片烟霭蒙蒙的山水景致。山脚下有一座古老的村庄,村中炊烟袅袅,村民们或耕或织,一派宁静祥和的生活场景。

全图布局严谨,笔法细腻。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景物刻画都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特别是那些描绘人们欢乐场景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听到他们的笑声和歌声,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和幸福。整幅画作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