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家本南燕,我籍亦东鲁。
天涯两沦落,迁徙无定所。
一朝闻剥啄,三岁想眉宇。
跫然转蓬地,剩欲相就语。
风帆不贷人,索别遽如许。
子才于用多,蓄眼吾未睹。
布衣诸生耳,而乃中健武。
恢恢猎德网,取士倍于古。
韩间宁负秦,晋材仍用楚。
由余初不弃,况子自中土。
匆匆一杯酒,吾为子起舞。
这首诗是杜甫在送别王季裴时所作。王季裴原本是南燕人,而杜诗中的“我籍亦东鲁”则表明作者也是出自东鲁地区。两人因为地域不同,所以被朝廷征召,分别前往长安和洛阳,这就是诗中提到的“天涯两沦落”。
在长安和洛阳期间,他们的生活并不安定,因为他们需要迁移到其他地方去。这种迁徙的生活使得他们的友情受到了考验,因此诗中的“一朝闻剥啄”,描绘了他们在听到敲门声后的心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分别三年,再次相见时,彼此都已经改变了模样。诗中的“三岁想眉宇”,表达了他们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风帆不贷人,索别遽如许。”则是对离别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他们因为政治原因而被征召,所以被迫分离。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两人的遭遇和心情,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离的痛苦。同时,诗中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以及对人才选拔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