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章韵埙篪,大篇谐韶濩。
诗中晏平仲,执鞭所欣慕。
相望一水远,匏系未得去。
轩车贲穷巷,闾里亦惊误。
向时苏季子,尝有过情誉。
轻身先匹夫,岂不以渠故。
茅檐一席地,坐语西日莫。
袖中石鼎诗,未出吾已惧。
十年风雅学,狭径多窘步。
譬如策驽跛,行此九折路。
书须圯下得,禅有鳌山悟。
祈公不惜口,更举末后句。
谢杜丈见过
短章韵埙篪,大篇谐韶濩。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如“短章韵埙篪”对应的译文是:“简短的诗歌,就像乐器中和谐的声音一样。”
注释:埙(xūn)篪(chí):古代两种吹奏乐器。
大篇谐韶濩(hù):宏大的篇章,就像音乐中的《韶》、《濩》那样和谐悦耳。
译文:短诗如同乐器中的和谐声音,大篇则像音乐中的《韶》、《濩》那样和谐悦耳。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作者的诗歌,称其短章如同乐器中的和谐声音,大篇则像音乐中的《韶》、《濩》那样和谐悦耳。表达了对作者诗歌才华的赞赏。
二
诗中晏平仲,执鞭所欣慕。
相望一水远,匏系未得去。
译文:诗中描绘了晏婴这位贤能之士,我常常怀着敬意地仰望他。虽然我们相隔很远,但是我仍然渴望能够追随在他的身边。
注释:晏平仲:指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婴。执鞭所欣慕:站在车边等待侍从时仰慕之情。
译文:诗中描绘了晏婴这位贤能之士,我常常怀着敬意地仰望他。虽然我们相隔很远,但是我仍然渴望能够追随在他的身边。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仰慕晏婴的情景,表达了对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贤人生活的向往。
三
轩车贲穷巷,闾里亦惊误。
向时苏季子,尝有过情誉。
译文:华丽的车子行驶在狭窄的巷子里,邻居们纷纷出来惊讶不已。以前苏秦也曾受到过过分的称赞。
注释:轩车:华丽的马车。贲:通“奔”,这里指马车疾驰。穷巷:狭窄的巷子。闾里:邻里之间。
译文:华丽的马车行驶在狭窄的巷子里,邻居们纷纷出来惊讶不已。以前苏秦也曾受到过过分的称赞。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乘坐华丽的马车行驶在狭窄的巷子中的情景,以及邻居们的惊讶表情,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低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苏秦曾经受到过分称赞的回忆。
四
轻身先匹夫,岂不以渠故。
译文:如果为了保全自身而牺牲别人的利益,难道不是因为他的私心所致吗?
译文:如果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而牺牲他人的利益,难道不是因为他的私心所致吗?
注释:轻身:保全自身。先:优先。
译文:如果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而牺牲他人的利益,难道不是因为他的私心所致吗?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来阐述自己对于保全自身和牺牲他人之间的选择。他认为,如果为了保全自身而牺牲他人的利益,那么这并非出于私心,而是出于某种原因。
五
茅檐一席地,坐语西日莫。
袖中石鼎诗,未出吾已惧。
译文:坐在简陋的茅屋下,与友人共叙友情。手中的石鼎,仿佛能闻到诗的香气,但还未读出声,我就感到害怕。
译文:坐在简陋的茅屋下,与友人共叙友情。手中的石鼎,仿佛能闻到诗的香气,但还未读出声,我就感到害怕。
注释:茅檐:简陋的茅屋。坐语:坐着交谈。西日莫:夕阳西下之时。
译文:坐在简陋的茅屋下,与友人共叙友情。手中的石鼎,仿佛能闻到诗的香气,但还未读出声,我就感到害怕。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简陋的茅屋下与友人共叙友情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六
十年风雅学,狭径多窘步。
譬如策驽跛,行此九折路。
书须圯上得,禅有鳌山悟。
译文:我学习了十几年的诗词歌赋,但在狭窄的道路上行走时却总是感到困顿无措。正如策马行走时需要有一匹劣马作为辅助,我在学问的道路上也需要有他人的帮助才能更好地前行。
译文:我学习了十几年的诗词歌赋,但在狭窄的道路上行走时却总是感到困顿无措。正如策马行走时需要有一匹劣马作为辅助,我在学问的道路上也需要有他人的帮助才能更好地前行。
注释:风雅学:指诗词歌赋等文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狭径:狭窄的小路。窘步:困顿无措的步伐。
译文:我学习了十几年的诗词歌赋,但在狭窄的道路上行走时却总是感到困顿无措。正如策马行走时需要有一匹劣马作为辅助,我在学问的道路上也需要有他人的帮助才能更好地前行。
赏析: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在学问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他认为,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需要有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前进。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七
祈公不惜口,更举末后句。
译文:恳求您不要吝啬您的言辞,再给我讲述一些关于诗词歌赋的知识吧。
译文:恳求您不要吝啬您的言辞,再给我讲述一些关于诗词歌赋的知识吧。
注释:祈公:恳求某人。惜口:吝惜言语。
译文:恳求您不要吝啬您的言辞,再给我讲述一些关于诗词歌赋的知识吧。
赏析:诗人通过恳求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诗词歌赋知识的渴望,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教诲和帮助。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知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