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事初为畿县令,姓名直彻阜陵前。
后来佩尽名藩印,死去家无数顷田。
留与道涂歌长者,未调鼎铉合长年。
龚黄只取优称去,更有云台论百篇。

古诗文阅读

《挽耿侍郎》

给事初为畿县令,姓名直彻阜陵前。
后来佩尽名藩印,死去家无数顷田。
留与道涂歌长者,未调鼎铉合长年。
龚黄只取优称去,更有云台论百篇。


诗词解析

第一部分:

“给事初为畿县令”

  • 给事:指的是官职,古代指皇帝身边亲近的侍从官。
  • 初为畿县令:畿县是京城附近的县,担任这个职务说明耿侍郎刚得到朝廷的任命或提拔。

第二部分:

“姓名直彻阜陵前”

  • 姓名直彻阜陵前:形容耿侍郎的名声大到可以直通皇宫,显示其地位显赫。

第三部分:

“后来佩尽名藩印”

  • 佩尽:意为全部佩戴完毕,表示耿侍郎官职的晋升和荣誉的象征。
  • 名藩印:指封地的印章,比喻高官厚禄。

第四部分:

“死去家无数顷田”

  • 死去家无数顷田:表明耿侍郎去世后,留给家人的遗产极其丰厚。

第五部分:

“留与道涂歌长者”

  • 留与:给予的意思,这里指让后人记住。
  • 道涂:旅途中,此处比喻社会。
  • 歌长者:歌颂有品德的长者,可能暗指耿侍郎生前的德行。

第六部分:

“未调鼎铉合长年”

  • 鼎铉:古代指高级官员,鼎是三足两耳的青铜器,象征权力;铉是钟的悬轴,也代表权力。
  • 合长年:意指能够长久保持高位,没有早逝。

第七部分:

“龚黄只取优称去”

  • 龚黄:汉代著名的两位大臣,以廉洁著称。
  • 只取优称去:强调耿侍郎虽受尊敬,却选择了一种更低调、不张扬的生活方式。

第八部分:

“更有云台论百篇”

  • 云台:指汉代建在洛阳南宫的朝堂,也是许多重要文献和著作的保存场所。
  • 论百篇:暗示耿侍郎的文学作品或政绩被广泛传颂与讨论。

关键词注释

  • 畿县令:畿县,指京城附近的县,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周边的地方。
  • 名藩印:名藩,指封地,即地方官员的职位或荣誉;印,代表权力和地位的标志。
  • 家无数顷田:顷为土地面积单位,无数顷意味着拥有大量的田地,反映了耿侍郎的财富。
  • 道涂歌长者:歌,歌颂;道涂,旅途;长者,指品德高尚的人。
  • 鼎铉:指高级官员,鼎是古代的一种青铜器,铉是钟的悬轴,象征权力。
  • 龚黄:汉代著名大臣,以其清廉闻名。
  • 云台:汉代建在京城南的朝堂,是许多重要文献和作品的收藏地。
  • 论百篇:指耿侍郎的文治武功被广泛讨论和赞扬。

赏析与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杰出官员的追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耿侍郎的生平和成就,展现了他的智慧、品德和对社会的贡献。诗中的“名藩印”和“云台论百篇”不仅赞美了耿侍郎的权势和成就,还反映了其低调谦逊的性格。这种对比突出了耿侍郎在官场上的地位和他内心的平静。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意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