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并马曲江游,曾到慈恩塔上头。
过眼流光真露电,惊心宦海半沉浮。
君今又隔重泉梦,世事嗟伤逝水流。
独立东风数华发,不堪春草起离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如下:
少年并马曲江游,
曾到慈恩塔上头。
过眼流光真露电,
惊心宦海半沉浮。
君今又隔重泉梦,
世事嗟伤逝水流。
独立东风数华发,
不堪春草起离愁。
注释与赏析
1. 少年并马曲江游
- 注解:在年轻的时候,和马匹并驾齐驱,在曲江(长安附近的一个风景名胜区)游玩。曲江是一个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唐代文人雅集的场所。
2. 曾到慈恩塔上头
- 注解:曾经登上慈恩寺内的慈恩塔。慈恩塔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建筑,位于长安城内,是唐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3. 过眼流光真露电
- 注解:比喻时间如闪电般快速流逝,形容光阴易逝。
4. 惊心宦海半沉浮
- 注解:感叹自己在官场中的沉浮不定,有如宦海中波涛起伏,有时升迁有时贬谪。
5. 君今又隔重泉梦
- 注解:意味着你再次离开这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或梦境。
6. 世事嗟伤逝水流
- 注解: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逝水是指时间,流水不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变化无常的感慨。
7. 独立东风数华发
- 注解:独自站在春风中,看着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形象地描绘了岁月无情的侵蚀。
8. 不堪春草起离愁
- 注解:春天的草地开始生长,触动了心中的离愁别绪。这里的离愁别绪可能指的是对逝去的亲人或朋友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年轻时在曲江游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时间的快速流逝、宦海沉浮以及人事无常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体认和对无常命运的无力感。最后两句则以春草起离愁的意象,表达了对于逝去亲友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伤。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