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张饮上晴湖,忆在团司识面初。
二纪年光何忽忽,五更春梦已蘧蘧。
彯缨曾识飞凫舄,折狱争驰荐鹗书。
可惜佳城萦蔓草,只教绿水泛红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杏园张饮上晴湖,忆在团司识面初。
  • “杏园张饮”:指的是在杏园中举行的宴会,可能是一次庆祝或聚会。”张饮”意味着饮酒作乐。
  • “上晴湖”:登上晴天的湖泊,可能是为了欣赏湖景或者是为了某种特殊的原因。
  • “忆在团司识面初”:回忆起在朝廷(团司,这里指官场)初次见面的情景。这里的“团司”可能指的是某个官职或职位。
  1. 二纪年光何忽忽,五更春梦已蘧蘧。
  • “二纪年光”:两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这里的“纪”是一个古代的长度单位,一纪等于十年。
  •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或者心情不平静。
  • “五更春梦已蘧蘧”:在五更时分,春天的梦境醒来。这里的“蘧蘧”是指醒来时的样子,可能是一种朦胧、模糊的感觉。
  1. 彯缨曾识飞凫舄,折狱争驰荐鹗书。
  • “彯缨”:系在帽上的饰物,可能是玉制的。
  • “飞凫舄”:指飞翔的野鸭,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吉祥的象征。
  • “折狱”:审理案件。
  • “争驰荐鹗书”:竞相追逐着推荐贤能的文书。这里的“鹗”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鸟类,象征着贤能之士。
  1. 可惜佳城萦蔓草,只教绿水泛红蕖。
  • “佳城”:美好的城市,这里可能是指墓地。
  • “萦蔓草”:蔓草缠绕在一起,形成一道屏障。
  • “只教”:只让,仅仅让人。
  • “绿水泛红蕖”:绿色的水面上漂浮着红色的荷花。这里的“蕖”是指荷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象征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春梦、办案等场景,展现了作者在官场中的所见所感。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有官场生活的复杂。诗人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述,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贤能之士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韵味的古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