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摹于唐,故不当印以贞观。
然而涸笔天成,书名云烂,殆不止于真之乱。
彼无别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赝。
石汰玉出,泾分渭判,尚考予赞。
【诗句释义】
右军(王羲之的字),又复克二书帖赞。书法摹于唐代,所以不应该印以贞观年号。然而天马行空,笔锋如流水,书名云烂,岂止是真与假之间的混乱。他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想要炫耀他的真而淹没其赝品。石汰玉出,泾渭分明,尚考予赞。
【译文】
右军,又再次创作了两帖书赞。书法模仿唐朝,所以不应该用贞观年号来印。然而天马行空,笔锋如流水,书名云烂,岂止是真与假之间的混乱。他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是想要炫耀他的真而淹没其赝品。石汰玉出,泾渭分明,尚考予赞。
【赏析】
这首诗是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度赞美。诗人从书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和衬托,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诗中“书摹于唐,故不当印以贞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模仿唐代的,所以不应该用贞观年号来印。这反映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历史渊源和传承。
第二句“然而涸笔天成,书名云烂,岂止于真之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天成的,书名云烂,岂止于真之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赞赏之情。诗人认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天成的,而不是人为制造的,这是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同时,诗人也认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不仅仅是真与假的问题,而是更高层次的艺术表现。
第三句“彼无别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赝。”这句话中的“彼”指的是那些试图炫耀自己真实的人,“无别者”则是指这些人没有区别对待真实与虚假的态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试图炫耀自己真实的人,只会炫耀自己的真实而掩盖其虚假的本质。这里诗人讽刺了那些试图炫耀自己真实的人的行为,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批判。
最后一句“石汰玉出,泾渭分明,尚考予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石汰玉出,泾渭分明,尚考予赞。这里的“石汰玉出”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贵和纯洁。而“泾渭分明”则是形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清晰和鲜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赞美和推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