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秘法书之积,自淳化至于崇观富矣,而未加别也。
翰墨博雅之能,自刘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阅也。
伯牙之珍,百世知音。
伟奇能之表表,本和乐之愔愔。
予尝叹太平之盛际,士大夫可以尽其好尚之心,盘薄时清,彷徉书淫。
彼何预于帝力,殆有类乎鱼鸢之在天渊,各自得以遂其高深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薛道祖秘阁诗帖赞》。下面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

  1. 中秘法书之积,自淳化至于崇观富矣,而未加别也。
    【译文】:宫中收藏的书法作品很多,从淳化到崇观时期都很丰富了,但还没有进行特别的区分。

  2. 翰墨博雅之能,自刘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阅也。
    【译文】:书法和绘画等艺术才能,从刘勰、米芾一直到薛道祖都有很高的成就,但还没有广泛地阅读。

  3. 伯牙之珍,百世知音。
    【译文】:像伯牙这样的人的珍贵之处,可以成为后世人们的知音。

  4. 伟奇能之表表,本和乐之愔愔。
    【译文】:薛道祖的才华非常杰出,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和乐的氛围。

  5. 予尝叹太平之盛际,士大夫可以尽其好尚之心,盘薄时清,彷徉书淫。
    【译文】:我曾感叹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士大夫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爱好和追求,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沉迷于书籍之中。

  6. 彼何预于帝力,殆有类乎鱼鸢之在天渊,各自得以遂其高深也。
    【译文】:他们是否受到皇帝的影响并不重要,这大概类似于鱼鹰生活在天渊中,各自能够达到它们的高深境界。

赏析:这首诗是对薛道祖书法成就的赞叹与赞美。作者通过对比法书的积累、书画的才华以及个人的艺术追求,表达了一种对艺术自由发展和个人才华展现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即那些沉浸在书籍中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文化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那个时代文人心态的观察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