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之清閟,昌黎所憩,何啻得其细。
三凤之呈瑞,非实不饵,亦姑即其意。
予陋且蔽,尝窃叹喟,谓必见其真与境契,而后可以处绝尘之地。
归而对,出而弃,十寒而一暴,久暌而暂慰,则亦何足以得二者之味。
诗乎竹乎,予将求其所以无愧。
薛道祖清閟阁诗帖赞
这是薛道祖的清閟阁诗,昌黎所憩息。何啻得其细?
三凤之呈瑞,非实不饵,亦姑即其意。
予陋且蔽,尝窃叹喟,谓必见其真与境契,而后可以处绝尘之地。
归而对,出而弃,十寒而一暴,久暌而暂慰,则亦何足以得二者之味。
诗乎竹乎,予将求其所以无愧。
逐句释义如下:
这首诗是赞美薛道祖的清閟阁诗。“此君之清閟”,这里的“此君”指的是薛道祖;“清閟”,是指他的诗歌清新幽静。“昌黎所憩”,昌黎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意思是说,薛道祖的诗歌就像韩愈一样,让人能在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何啻得其细”,意思是说,他的诗歌不仅内容深刻,而且形式优美,让人感到愉悦。接下来四句则是薛道祖自己的感慨。他觉得自己很渺小,也很闭塞,无法真正理解诗歌的真谛。但是,他又觉得如果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真谛,那么就可以摆脱世俗的困扰,生活在一个清静的地方。最后两句则是薛道祖对于诗歌和竹子的看法。他认为,诗歌就像竹子一样,需要不断地磨砺才能变得锋利,而他也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诗歌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