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之奇,日炼月锻。
鸟轻之过疾讵稳,驴上之推敲未判。
长吉之心欲呕,弥明之息犹鼾。
天巧呈露,风期汗漫。
予方溯诗派而未能,所以掩斯卷而三叹也。

【注释】

日炼月锻:比喻精雕细刻。鸟轻之过疾讵稳,驴上之推敲未判:比喻诗人的创作过程,像鸟儿飞得太快,难以稳定下来;骑在驴子上的诗人反复琢磨,但仍未找到正确的答案。长吉之心欲呕,弥明之息犹鼾:比喻诗人创作时的心情和身体状态。天巧呈露,风期汗漫:形容诗作写得巧妙自然,无拘无束。

溯:追寻。掩:收藏。三叹:三次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为《山谷集》所写的题跋。

“句法之奇,日炼月锻。”这是对作者创作态度和风格的赞扬。作者认为,写诗要追求新奇的句式和语言,这需要经过长期的锤炼和琢磨。

“鸟轻之过疾讵稳,驴上之推敲未判。”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迅速成熟,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作品不够完美。就像鸟儿飞得太快,难以稳定下来;骑在驴子上的诗人反复琢磨,但仍未找到正确的答案一样。

“长吉之心欲呕,弥明之息犹鼾。”这里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明诗人创作时的心境。长吉,指李贺(字长吉)。弥明,指李白(字太白)。这两个人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独特,让人读起来感到既新鲜又有些不舒服。而作者自己在创作时,也有着类似的感受。

“天巧呈露,风期汗漫。”这句话是对诗人创作成果的高度赞扬。天巧,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风期,指创作时机的到来。汗漫,意为不受约束,自由自在。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创作时机的到来,使得诗人的作品达到了一种美妙的境界。

“予方溯诗派而未能,所以掩斯卷而三叹也。”这句话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反思。他认为自己虽然在追寻诗派的足迹,但仍然觉得自己的创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他在看到这部诗集时,不禁感叹再三。

这首诗通过对黄庭坚创作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他追求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